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2篇
教育   83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5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闽王祠灰塑与彩绘艺术是福州传统祠堂装饰的典型案例。它饰域完整、工艺丰富,展示了传统建筑装饰工艺的审美特色;题材鲜明、表意通俗,体现了闽东祠堂装饰文化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典型特征;造型秀逸、格调清丽,充溢着“海滨邹鲁”的福州人文底蕴和闽东独特的海洋文化气息。闽王祠灰塑与彩绘艺术的造型语言和审美样式丰富了福州祠堂文化的审美内容,同时也为闽东灰塑彩绘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文化审美支撑。  相似文献   
12.
关于高校学生公寓契约化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学生宿舍契约化管理是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过程中提出的一种管理模式,它能有效地适应社会化改革所引起的新变化,合理地重构管理部门与住宿学生之间的关系。本通过对学生公寓契约化管理的新特点、必要性以及契约化管理实施方式的探讨,揭示了高校学生宿舍契约化管理的可行性与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福建古田临水宫是一座仿唐式道教庙宇建筑,宫内装饰精美繁多,手法多样,寓意深刻,是宗教文化与艺术形式相结合的完美产物,直接反映了古田临水宫悠久的文化历史与地域特征。研究围绕古田临水宫室内装饰和陈设艺术两个部分展开,从艺术的形式题材、图案色彩、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探讨,梳理了装饰艺术与文化之间的内在关系,指出其装饰艺术映射出道教庄严神秘的文化气息,又透露出皇家建筑至高无上、高贵威严的格调,带有“成教化,助人伦”的作用;同时也有助于唤起世人对临水夫人陈靖姑事迹和精神的认识理解,以及对临水信仰习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意识。  相似文献   
14.
在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为社会普遍关注。实际上,物质形态的文化景观遗产的保护也迫在眉睫。赣南以其悠久历史、深厚人文积淀和优良革命传统,留存了丰富的文化景观遗产。赣南文化景观遗产的类型,在江西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而赣南的保护经验,对于江西其他地区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老的家族在18世纪以来的三百年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即从古代的宗法性的祠堂族长制,向现代社会社团方向变革,分化出两个枝杈,一枝是族会、族务理事会、宗亲会,实行议会式、人民代表大会式的民主管理原则,取代宗法族长专制,并且坚持家族固有的血缘原则,惟将传统家族仅仅承认男性血统扩展为兼容男女血统;另一枝是联宗会、同宗会、宗亲会,系同姓氏成员的社团,不讲究共同血缘的原则,是家庭的异化。两枝均有“宗亲会”的取名,表示重视亲情和现代民主管理原则。就目前家族整体状况而言,上述变更乃系进行中的事情,更新远未完成。家族的现代转向同中国社会从古代向现代转型相一致,是在社会变革猛烈冲击下发生的应变、自变的产物。  相似文献   
16.
周景宝 《唐山学院学报》2017,30(1):18-21,71
元末明初,战乱频仍。京畿地区人口锐减,土地荒芜,到处是一派凋敝不堪景况。洪武初年,明朝廷有组织、大规模地将沿边居民迁徙内地,垦荒屯田,充实京畿一带。靖难之役后,朝廷又迁徙浙江等9个布政司以及南直隶11个府的民众充实上述地区,移民垦荒。土地开垦促进了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带来了劳动力的增加,不仅扩大了耕地面积,而且增加了财政收入,有利于地方经济的复苏。李大钊先世于永乐二年迁徙至直隶永平府乐亭县大黑坨村居住。  相似文献   
17.
冯敏昌《别内人》诗是其与共度蜜月的妻子潘氏道别时所写的诗,情怀谴倦,言真意切,撼人心弦。此诗起承转合自然,感情真挚深沉。另一首七律《展拜屯鹤村祖茔晚归——星月皎然中途有作》是诗人展拜祖茔及其归来时愉悦心情的展现。此诗自然流畅,叙事、议论、写景、抒情都达到了水乳交融的地步,空灵而蕴藉,深浅交辉。  相似文献   
18.
广西岑氏土司的个案告诉人们:虽然一个族群的历史细节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淡忘,但这并不能决定这个族群的集体记忆。因为,集体记忆的产生跟“历史本身”并不具有同一性,它只是当时的社会状况一种反映,是对“历史”的一种剪裁和拼贴。在此基础上。再来观照华夏族群的发展,就会发现“华夏”其实是一个复杂的集体记忆系统,5000年来不同的族群采取不同的方式,不问断地在建构着这一概念,但无论各个族群的血缘和地缘关系如何,无论各个族群想起或忘却什么,他们都无一例外地认同华夏文化,共享华夏文明,这也许就是华夏族能够从黄河中下游地区迅速扩散到整个大中华区域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19.
从偃师商城至洹北商城,再至洹南殷墟,商王室都城宫城宗庙区的布局原则高度一致,继承因袭之迹非常明显。偃师商城宫城宗庙区为南(王国先王供奉处)、中(方伯先王供奉处)、北(河六示供奉处)三元构成形式,洹北商城宫城宗庙区为南(王国先王供奉处)、北(方伯先王供奉处)二元组成方式,洹南殷墟宗庙区复为南(早期王国先王供奉处)、中(中期王国先王供奉处)、北(河六示及方伯先王供奉处)三元布局。商王室宗庙区建设一直奉行分群成组的原则。据传世史籍可知,东汉光武帝刘秀、唐高祖李渊、宋太祖赵匡胤及明太祖朱元璋等帝王开国即立四亲庙、且子孙遵循续立成为制度,考古发现这在商汤大乙开国之时即有,并且也被商王室长期坚守。历代商王皆为其生父独立设置亲宗(庙)。而累积四或五世以后,商王室则阶段性地构建宗庙建筑组合,供奉时王祖父以上至高祖之祖间四代或五代神主。宗庙建筑组合可能采纳直线顺排的方式自西向东、自早至晚布列诸神主庙室。晚商殷墟比较盛行五位前后相继庙主庙室成组制度。此五庙成组制度直接影响到周王室的宗庙设置规则。如周王室京宫与康宫之内均分别设置五代先王之庙室。  相似文献   
20.
《汉书·礼乐志》记载汉代宗庙仪式用乐有《嘉至》、《永至》、登歌、《休成》、《永安》五组乐歌。它们的制定原则、乐名含义、曲风等一直紧扣祭祀祖先,祈求庇佑的主题,充分体现了客观礼仪形式和主观礼仪主旨的完美结合。这一观点从表层来说是祭祀程序和祭祀乐的结合:从更深刻的根源追究起来就是宗庙祭礼与乐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