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84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9篇
教育   2632篇
科学研究   108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34篇
综合类   221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33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244篇
  2013年   194篇
  2012年   294篇
  2011年   313篇
  2010年   234篇
  2009年   215篇
  2008年   231篇
  2007年   252篇
  2006年   249篇
  2005年   241篇
  2004年   206篇
  2003年   170篇
  2002年   123篇
  2001年   130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1.
朱熹叶音具有古音属性。据《楚辞集注》叶音考察朱熹古韵分部,考得朱熹古韵舒声十四部、入声八部。《楚辞集注》叶音古韵与《诗集传》叶音古韵和江永的古韵分部大同小异。  相似文献   
112.
中国几千年来的藏书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藏书的历史收藏、保存、传播了丰富的文化典籍和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藏书形成了文化,好书的力量,功在千秋,得"藏"而万古流芳。中国藏书中尤以公藏、私藏的历史最为辉煌。中国藏书发展史起源于上古时期,兴起于秦汉魏晋南北朝,发展于隋唐五代,繁荣于宋元,鼎盛于明清。中国藏书文化主要是官吏藏书文化,它是中国传统藏书文化的主流。  相似文献   
113.
针对古漆器漆膜数据类间不平衡、样本规模小,以及传统机器学习算法分类效果较差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SMOTE的过采样方法改变漆器漆膜数据样本分布,使其达到平衡.该方法通过比较各类样本间的欧式距离,删除了人工样本中的噪声数据,然后运用集成学习中的随机森林算法进行分类,提高了少数类的分类准确率.UCI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改...  相似文献   
114.
姚鼐辞官是其一生中经历的一次重大事件.关于他辞官的真正原因,历来众说纷纭.联系到姚鼐辞官前后的学术思想、言行以及在诗文作品中流露的心迹,可以认为,姚鼐辞官的主要原因是鉴于当时学术界和文坛的实际状况,决心自立门派,振兴古文,弘扬程朱理学.  相似文献   
115.
图书馆是我国古籍收藏和数字化开发的主体,近年来在古籍书目数据库和古籍全文数据库建设中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有些方面的工作仍需要进行加强与改进。  相似文献   
116.
古籍修复人才的培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葛怀东 《图书馆论坛》2007,27(1):146-148,109
我国古籍破损日趋严重,但古籍修复人才奇缺。文章分析了古籍修复人才缺失的原因,并阐述了从古籍修复文化工程到政策导向,从办学理念及实效到职业化认证等多方面来保障古籍修复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7.
论基于岭南文化的广东地方古籍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东  冯吉 《图书馆论坛》2007,27(5):153-155,94
从岭南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的角度,从图书馆学和古文献学的角度,梳理了广东地方古籍开发和利用的历史和现状,指出当前开发和利用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8.
我国高校图书馆古籍文献保护工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覃燕梅 《图书馆论坛》2007,27(4):36-38,115
论述高校图书馆古籍文献保护工作面临的三大问题,探讨古籍文献“再生性保护”工作主要的技术、方法及发展方向,认为高校图书馆应着重加强和拓展古籍文献“再生性保护”工作,并应积极参与网络化共享.  相似文献   
119.
图书馆建立古籍破损档案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说 《图书馆论坛》2007,27(4):143-145
介绍中文古籍的分布及破损情况,并根据作者的实践经验提出建立古籍破损档案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0.
中国古代小说中普遍存在“心理缺失”现象。其形式表现为叙述视角等技法的长期滞后,直接原因是古代小说家游戏、载道等偏颇落后的文学观,根本原因是社会生活黑暗严酷个体无法把握个人命运、民族文化中缺乏个体精神的存在空间。从美学观念看则与古代小说家创作上没有明确的“审美距离”意识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