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4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22篇
教育   575篇
科学研究   104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127篇
综合类   33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目前,内蒙古草地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且总体上呈不断恶化的态势,这种状况的持续不仅严重影响和制约着本地区经济和社会的总体发展,同时也威胁着包括北京在内的整个华北地区的生态安全,其内在的,深层次的根源就在于包括生态意识在内的人们的化价值发生了“扭曲”,因此,生态意识的确立和生态化的形成对于保护草地、建设草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2.
本从生命化的角度,较为深刻地探讨与研究了沈石溪动物小说内在的美学意蕴。本认为,对动物小说内在生命化的美学追求,是沈石溪艺术创作永不枯竭的源泉与灵感。通过“猎狗情结”、“狼王意象”、“红奶羊境界”的美学归纳,把沈石溪的动物小说提升到一个生命哲学的高度。  相似文献   
113.
运用英汉对比方法,从英汉物质、制度和心理文化层面,探讨文化对英汉隐喻词的影响。英汉隐喻词的选择因文化重合而相同,因文化冲突而相异。揭示了文化与语言的关系:语言反映文化,文化影响语言。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了解文化有助于理解语言。  相似文献   
114.
秦汉绘画颜料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汉时期处于中国封建社会的上升时期,绘画,雕塑和印染工艺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秦汉时期对色彩的认识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彦是彩绘的物质基础,中国绘画彦制造的五大原料来源,在汉代已经齐全,其绘画颜料的制作应用的成熟,对我国绘画颜料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并为我国古代绘画处于世界绘画史领先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5.
各民族语言中都有大量与动物相关的词汇。在汉英两种语言文化中,有些对应动物词汇可能会使人产生相似或相近的心理联想,但由于中西之间存在着民族、历史、地域、道德观、价值观、审美情趣、风俗习惯等社会文化差异,很多对应动物词汇的心理联想意义也有很大不同。本文试图对汉英两种语言文化中对应动物词汇心理联想意义的异同加以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16.
佛教文化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广泛使用譬喻。在佛教文化传入中国过程中这些譬喻不可避免受到印中文化的影响。佛门“牛喻”便有从原始佛教到大乘佛教以及到禅宗《十牛图颂》的继承发展过程。“牛喻”有丰富的内涵,它与许多不同的佛教教义可以生动地对应起来。  相似文献   
117.
巴尔扎克名作《高老头》中有大量的动物性比喻,并且自成体系,从而构成了神秘的“巴黎动物园”。文章认为这个动物性比喻系统是作者有意识营造的,其目的是为了用动物的兽性来比拟人类的兽性,以更充分地揭露和讽刺人性的丑陋和社会的罪恶。在其设喻方法上,它用了类型化设喻和临时性设喻相结合的方法,从而使其比喻既系统完整又具体细致,有力地加强了人物形象的塑造。  相似文献   
118.
远古秦汉海洋渔农文化史事拾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捕鱼和猎取海上物品以及以“雒田”、“象耕”和采珠业为主要内容的中国海洋渔农文化 ,早在先秦时期就已形成 ,到了秦汉时期更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大量材料表明 ,中国并非“有海而无海洋文化” ,而是一个创造海洋文化的文明古国。  相似文献   
119.
This study focused on investigating the types of schooling beliefs (teaching and learning) expressed through metaphorical images by prospective teachers (PTs) from the United States. Participants (N = 215) rated 10 schooling metaphors illustrating the studentschoolteacher relationships (i.e. PassengerBusDriver; Student is a passenger, School is a bus and Teacher is a driver). Two main factors, a student-centred and a teacher-centred approach described the key schooling beliefs of PTs. Additionally, differences in PTs’ schooling beliefs across typologies/clusters of PTs were found. Further, qualitative data from interviews illustrated how each cluster specifically expressed their instructional views.  相似文献   
120.
概念隐喻包括两个概念领域:源领域和目标领域。在认知语言学中,隐喻是从较具体的源领域到较抽象的目标领域的映射,隐喻意义是源领域的部分特征向目标领域转移的结果。由于中西方文化认知上的差异,同样的源领域会导致目标领域的不同。但是,文化也是具有共性的,文化的共性也使得同样的源领域有着相同的目标领域。文章从"手"出发,探求它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概念隐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