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6篇
  免费   12篇
教育   1682篇
科学研究   5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76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124篇
  2013年   111篇
  2012年   150篇
  2011年   137篇
  2010年   118篇
  2009年   132篇
  2008年   141篇
  2007年   140篇
  2006年   126篇
  2005年   149篇
  2004年   109篇
  2003年   106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孙犁抗日小说具有独特的浪漫唯美风格。除受到魏晋文化和古典主情文学传统的影响外,孙犁还借鉴了以屠格涅夫为代表的西方浪漫文学和以鲁迅、沈从文为代表的中国现代乡土文学的创作经验,因此,他的抗日小说创作完美地承载了历史赋予的革命使命。  相似文献   
52.
东西爱把其小说的环境设置在乡村之间,以乡土为背景创作出了一批优秀的作品,这正是作者扎根于故乡土壤获得的精神凝固,是作者对乡土情感的洇散。这种凝固和洇散,能把小说中的虚幻世界构建成一个真实的世界,成为小说中物质背景与精神背景的粘合济,为作品增添了独特的个性和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53.
张资平的《冲积期化石》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不仅展现了"五四"时期一部分知识分子对基督教文化的态度,而且反映出基督教文化对文学话语的影响,在内容和文体上都具有开创性价值。  相似文献   
54.
80年代后期中国小说没落的原因有二 :其一是时代的发展使大众认识逐步普及深化 ,其二是什么是小说的认识还需要一个过程。但是这种没落是一个转折和一个文学艺术自觉期的苏醒与启蒙。其重构形态表现在 :不再把文学当作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工具 ,题材不再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和蜂拥性 ,重视艺术直觉 ,艺术对象选择的宽泛 ,重视艺术感受和艺术发现  相似文献   
55.
中国古代小说中普遍存在“心理缺失”现象。其形式表现为叙述视角等技法的长期滞后,直接原因是古代小说家游戏、载道等偏颇落后的文学观,根本原因是社会生活黑暗严酷个体无法把握个人命运、民族文化中缺乏个体精神的存在空间。从美学观念看则与古代小说家创作上没有明确的“审美距离”意识有关。  相似文献   
56.
沈从文小说在内容和表现手法两方面均受到民间文学的影响,民间文学是沈从文的创作源泉之一,他从民间文学中汲取了许多营养,使自己的作品呈现出民间文学作品的独特韵味,从而更具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57.
由于农业集体化组织的影响。在传统乡村社会中占据重要位置的“家庭”丧失了它原有的身份.开始变得可疑起来:首先,它的现实存在被历史影像遮蔽了.个体将因为其根据家庭物质条件所规定的阶级属性而获得一定的现实社会地位,同时,家庭的现实状态又会被集体按照与其历史面貌所不同的方向加以改造.其次,家庭的职能越来越趋向于单一的生产层面。在这一过程中,个体的劳动能力被强调,两性之间的差别被忽略不计。再次,个体挣扎并脱离它的行为在集体的背景下合法化,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分家在“十七年”农村小说作家的笔下成为了一种屡见不鲜的现象.  相似文献   
58.
晚清出现的一批取材于未来"新中国"想象的乌托邦小说,在特定历史语境下,不约而同地形成了一些相近的主题特征。视君主立宪制度为中国走向富强的完美政体、科教兴国尤其是科技强国的治国方略、黄/白对立的种族冲突模式、实现世界永久和平乃至天下大同的高远理想,是其较为明显的主题特征。  相似文献   
59.
稀见本《宣讲博闻录》由岭南晚清善堂组织调元善社编撰,属文言圣谕宣讲小说,内容围绕康熙圣谕十六条的主旨展开,多取材于当时新鲜有趣的奇闻逸事,人物形象贴近生活,注重情节和环境的铺陈渲染。  相似文献   
60.
何文小说中的"恶浊"人物,是一班颇具时尚色彩的"现代阿Q",他们是大社会的一个缩影.何文小说把故事、场景、人物的行为和心理,汇成一股"叙述流".这样的"叙述流"与生活的原生样貌和原始进程有着最密切的"共时性"和共同频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