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17篇
科学研究   4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1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梁启超首次提出清代“新洛学”。武亿(1745-1799年)乾隆庚子科进士,乾隆五十三年(1787)被授为山东博山县(今山东博山县)知县。为官廉正,因杖打和绅番役,被和绅参奏,以妄杖平民的罪名而罢职。嘉庆四年(1799)十一月,清仁宗颁旨召用武亿,其已卒于嘉庆四年十月。武亿是乾嘉之后“新洛学”的主要人物,延续了清代“新洛学”的学术命脉。在论及清代“新洛学”思想成立之经纬时,武亿著作是常被引据的文献。为此,本文钩稽史料考证武亿著作刊行的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62.
:1993年湖北荆门挖掘的楚墓墓主的生卒年代、职务均与屈原大致相当 ,墓中竹简为我们研究屈原提供了大而具体的文化环境。楚简中儒家与道家著作里的许多理性观念在屈赋中可以得到印证和进一步的阐释 ,反过来为研究屈原提供了极有价值的根据  相似文献   
63.
对“启蒙”话语及“民间”生存秩序的考察与思索是毕飞宇小说的两个中心主题。在他的笔下,“神圣”的“启蒙话语”被粗野、蒙昧的“民间话语”一再地冲击、颠覆。“启蒙者”被羞辱、愚弄.毫无还手之力,这构成了对“启蒙神话”的质疑。而另一方面,“民间”的话语环境中也渗透着强烈的权力意识,“民间”构成了一个独特的具有权力“规训”力量的空间,成为极权政治获取其合法性的土壤和源泉。“民间”不再是想象中的非意识形态化的牧歌之地。它的复杂、蒙昧与野蛮也粉碎了知识分子的文学性想象。  相似文献   
64.
<大理古佚书钞>据称是本汇编了三部明人笔记文集的古佚书,其中记有许多关于古代南诏大理国的历史文化资料.令武术史研究者值得注意的是,<书钞>的三部古佚书中记有大量的武术史料,其内容之多,其记载之具体,在一般的明人笔记中是极为少见的,不少内容事关目前武术史研究中的重要问题.本文就三部笔记中记录的有关武术史料作一简要介绍与评述.  相似文献   
65.
曹丕《典论·论文》与陆机《文赋》对“文章”概念的阐释,促进了以《文章流别集》为代表的文章总集的编纂活动。文章总集的编纂活动使作品的文学性特征进一步彰显,从而对别集的编纂产生影响。任何人都无法确立一个标准将“文”与“笔”截然分开,其实“文笔之分”问题主要是由文集编纂活动导致的。  相似文献   
66.
王媛 《图书情报工作》2003,47(5):20-25,58
王重民先生(1903-1975年),著名的目录学家、敦煌学家、图书馆学教育家,他一生笔耕不辍,著作等身。借着整理王先生遗稿的契机,笔者对刘修业先生所编的《王重民教授著述目录》加以补遗,使读者得以窥视王重民先生一生著述的全貌。  相似文献   
67.
在先秦早期文献中,不同文体对语气词的运用有不同特点:记事体文献对语气词的运用最少,而歌体类、议论体类最多。  相似文献   
68.
傅云龙是晚清时代一位阅历非凡、著述丰硕的人物,是中国近代首次通过公开选拔公派出国游历官员之一.曾奉派游历日本、美国、加拿大、古巴、秘鲁、巴西六国,撰写《游历图经》等一百多卷研究外国的著作,在促进中国人认识外面世界和中外文化交流方面作出了诸多贡献.但终究没被清政府重用在外交工作上,他的事迹也鲜为人知.本文将其人及其著述作一介绍,以方便更多的学者对他的研究,填补近代史的一些空白.  相似文献   
69.
两《唐书》中《李邕传》对李邕的记载不尽相同,存有谬误.参考两传及其它文献确定了李邕的籍贯和生卒年.根据这些线索,进一步对李邕的两个碑版书迹中存在的几个有争议的问题进行考证.  相似文献   
70.
"以文为词"历来受到词学家的重视,但多着眼于"以文为词"概念本身,就其对于其他文学形式的影响论及甚少。该文通过对于"以文为词"概念流变过程的梳理,将"以文为词"散文化的语言、议论化的手法结合音律上的可能性同散曲加以比照,认为散曲受到"以文为词"的影响,在散曲的表现手法、内容及多样性上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