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8篇
教育   846篇
科学研究   72篇
体育   30篇
综合类   49篇
信息传播   1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文章对3.7 A GeV 16^O束流与核乳胶相互作用(3.7 A GeV 16^O-Em)所产生的次级粒子的平均自由程进行了初步测量和分析,给出了射弹分布,并利用另一种统计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处理,没有发现反常子存在的迹象。  相似文献   
72.
归化与异化两种翻译策略的争论在翻译史上一直相持不下,通过对朱生豪和梁实秋两位翻译大家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译本的比较,可以看出这一对互为矛盾的翻译策略的优劣,以及中庸之道的有机结合是缓解二者矛盾的可行之策。  相似文献   
73.
儒家美学的“美在中和”和“里仁为美”对我国商业环境有着深远的影响,不仅渗透到企业的内部管理,还体现在企业对外商务活动上。  相似文献   
74.
俞素丽  吕虹 《现代情报》2005,25(9):31-32,35
如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成为社会发展的一股思潮;“构建和谐社会”成为我们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社会的发展需要人才,人才的培养需要知识,而知识的重要来源是具有保存人类遗产.开展社会教育,传递科学情报,开发智力资源的图书馆。本文对图书馆的发展争现状(尤其是数字图书馆)作了较为系统的阐述。  相似文献   
75.
通用在线考试管理系统是一个基于局域网运行的开放式系统,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和通用性,支持多种标准化的考试题型,实现无纸化、智能化的考试.主要探讨通用在线考试管理系统的功能,并重点分析通用在线考试管理系统中数据库对象的设计以及一些关键的编程问题.  相似文献   
76.
干扰对齐(IA)是一种有效消除干扰的管理机制。为了彻底消除干扰信号对期望信号的影响,通过预编码技术处理使干扰在接收端重叠,使接收端的干扰信号与期望信号有效分开。在传统最小均方误差(Minimum Mean Square Error,MMSE)算法和最小二乘(least square,LS)算法基础上,提出基于符号检测辅助的最小均方误差(Symbol Detection Aided Minimum Mean Square Error,SDA-MMSE)算法和最小二乘(Symbol Detection Aided Least Square,SDA-LS)算法。分别基于传统算法和改进算法进行迭代计算,通过仿真可看出SDA-MMSE算法的MSE较SDA-LS算法的MSE降低约20%。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算法较传统算法具有更好的系统性能,且SDA-MMSE算法系统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77.
孔子的中庸思想是处理事物矛盾的一种普遍的、切合实际的最高的准则。它强调阴阳对立面的统一平衡是产生发展万物的根本原因,主张用中执中必须依对象予以具体认知评价.并及时采以相应合理的用中执中行为,包含了超前的而为人类独有的仁爱思想。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为建立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提供了方法论,构成了社会稳定、安宁与协调发展的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78.
中庸之道是朴素的矛盾观和系统观,具有认识论和方法论意义,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我们应当批判地继承中庸之道,辨证地认识和看待中庸之道对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的指导意义,对中庸之道进行马克思主义诠释.  相似文献   
79.
ABSTRACT:  This paper considers the use of secondary data analysis in educational research. It addresses some of the promises and potential pitfalls that influence its use and explores a possible role for the secondary analysis of numeric data in the 'new' political arithmetic tradition of social research. Secondary data analysis is a relatively under-used technique in Education and in the social sciences more widely, and it is an approach that is not without its critics. Here we consider two main objections to the use of secondary data: that it is full of errors and that because of the socially constructed nature of social data, simply reducing it to a numeric form cannot fully encapsulate its complexity. However, secondary data also offers numerous methodological, theoretical and pedagogical benefits. Indeed by treating secondary data analysis with appropriate scepticism and respect for its limitations, by demanding that tacit assumptions about the unreliability of secondary data are applied equally to other research methods, and crucially by combining secondary data analysis with small-scale in-depth work, this paper argues for a return to prominence of secondary data analysis in its own right as well as becoming a central component of the new political arithmetic tradition of social research.  相似文献   
80.
利用平均值不等式,得到高次齐次函数的若干条件不等式,推广了低次齐次函数的相关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