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89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9篇
教育   2635篇
科学研究   65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57篇
综合类   223篇
文化理论   8篇
信息传播   2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160篇
  2013年   142篇
  2012年   195篇
  2011年   234篇
  2010年   203篇
  2009年   197篇
  2008年   196篇
  2007年   253篇
  2006年   253篇
  2005年   241篇
  2004年   201篇
  2003年   218篇
  2002年   191篇
  2001年   155篇
  2000年   90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Despite its imperfections, academic peer review has been accepted as a satisfactory process by which assessment panels comprised of different disciplinary representatives arrive at agreement through a system of shared rules and language that respects disciplinary plurality. Artistic researchers, whose output is required to meet both scholarly research criteria and the aesthetic standards expected by their peers in the art world, express concern that university peer review processes disadvantage their disciplines due to differences between artistic research and more science-informed research expectations. As research created with the artistic ‘white cube’ in mind intersects with this ‘black box’ of scholarly peer review, do the shared protocols adopted by peer-review panels extend to research expressed not in scholarly text but in artistic artefact? Are there features inherent in artistic research that impinge upon equitable consideration within these settings? This paper draws upon face-to-face interviews with visual and performing artists in three Australian universities to explore how these researchers experience university peer review. It contributes a distinctive disciplinary perspective to understanding university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processes for the benefit of both academic staff and postgraduate students.  相似文献   
992.
中国的水彩画发展趋势一直游离于油画与中国水墨画之间 ,使得大量的水彩画作品舍弃了自身的优势 ,一味资鉴其他画种的表现技法 ,失去了水彩画形式语言的特质。基于此 ,探讨水彩画的艺术理路、制约因素和发展趋势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93.
词最重要的部分是词境。作为晚唐“花间派”的鼻祖,同时也是整个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温庭筠的词境与其他婉约词人的词境稍有不同。与其他婉约派词人相比,温庭筠和同时代的韦庄更喜欢以春天作为词的季节背景;温庭筠更喜欢以画楼闺阁作为主人公活动的舞台;温庭筠词的抒情主人公几乎都是曼妙的女子;温庭筠词的意象比较密集,同时意象与意象之间跳跃比较大;温庭筠比较注重辞藻和设色,尤其喜欢用色彩鲜明:饱满的词。以上诸种要素,使温庭筠的词境相对于其他婉约词人,更香艳温暖,也更繁缛富丽。  相似文献   
994.
清代史家王鸣盛的代表作《十七史商榷》中,包含了他对司马迁到欧阳修等一系列史家的史学思想,以及《史记》至《新五代史》十九部正史中有关历史撰述方面的精辟论述。既显示了其研究领域之宽广,又展现了一位史学名家对历史著述的关注与热忱。王鸣盛探讨历代史家思想之旨趣,以及对历史著述者主体意识的着力开掘,值得我们反思。  相似文献   
995.
该文通过引证与分析,从心理介入、练词、翻译框架等方面比较古诗英译、禅宗美学与意象意境之间的相互关联,相互影响;探讨禅宗美学对古汉诗英译中意象意境的重构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6.
形体课作为美育课程之一,是对学生进行形体艺术教育的课程。经研究适合文史、理工各类专业学习的艺术类课程。在高等院校普及开设形体课,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7.
对文学本质进行界说,就是回答"文学是什么"、"文学如何存在"的问题,从根本上说,这也是一个本体论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关涉不同的本体论立场。马克思主义的物质本体论,以生产(实践)为中介,建构文学的艺术生产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文学本体论。以此透视"审美意识形态"论,可以发现,无论是审美意识还是意识形态,都不构成文学的本体,它们都可以纳入文学的艺术生产论。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存在着无法克服的本体论缺陷。  相似文献   
998.
为了创作出独刨性艺术作品,艺术家必须获得超越视角以洞察世界,久而久之。渐渐形成某种“孤立”的境界。中国电视剧艺术生产主体是由制片人、编剧、导演、演员等艺术家按照一定形式结构的集体。如此,电视剧艺术家被抛掷在一条“孤立”到“集体”的路上。在不同的体制和机制下,曾形成“编剧中心制”、“导演中心制”、“制片人中心制”、“明星中心制”等等组织形式,无论以谁为中心,其实质无非要确立一个“孤立”的中心。其实,艺术生产的“孤立”与“集体”并不矛盾,在“孤立”到“集体”的路上,个体应既是“孤立”的,又是“集体”的,“孤立”中有“碰撞”,“碰撞”后再“孤立”。形成一种多元结构的“集体主体性”。  相似文献   
999.
从艺术风格、思想内容、艺术手法和意象色彩四个方面来分析比较姜夔和张炎词作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000.
《考工记》记载了我国先秦时期官营手工业各工种规范和制造工艺,它反映了当时人们在精神追求天人合一、五行生胜的审美观念;在器物形制的设计上广泛运用仿生学原理,注重器物的文化价值;在设色规范上讲究颜色的独立性和互补性的有机融合,具有重要的美术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