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94篇
  免费   134篇
  国内免费   93篇
教育   8747篇
科学研究   642篇
各国文化   24篇
体育   645篇
综合类   764篇
文化理论   14篇
信息传播   18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139篇
  2020年   150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117篇
  2015年   223篇
  2014年   685篇
  2013年   616篇
  2012年   854篇
  2011年   891篇
  2010年   698篇
  2009年   624篇
  2008年   745篇
  2007年   867篇
  2006年   900篇
  2005年   720篇
  2004年   634篇
  2003年   614篇
  2002年   485篇
  2001年   396篇
  2000年   220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随着旅游产业结构转型,休闲娱乐已成为学界热点,情感取向研究意义深远。利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对长沙市居民进行基础数据采集,依据生活形态聚类分析出三种群体。通过对人口特征和休闲娱乐现状的比较研究,得出三种生活形态的分异特征。然后,分别从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入手,将长沙市居民感受程度划分为五个级别,设置了8个情感语境假设,分析了不同生活形态人群的休闲娱乐情感特征并得出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992.
作为原则的原子在本质世界到现象世界的下坠直线运动中,自身就丧失了;马克思以此关注生命和个体自由在现实世界中的丧失和复归。  相似文献   
993.
"生生之美"是中华民族的智慧之源和中国艺术的核心。坚守传统的汪曾祺在小说创作中,独抒性灵,化生意境,文行水流,放荡不羁,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努力实现"生生之美"的美学追求,小说激荡出生气流衍、包容和合、自由通达的生生之美。  相似文献   
994.
韩偓人格为后世论者敬仰。清代纪昀赞他“唐末完人”。韩偓一生的经历遭遇均表述在诗歌中。他的政治诗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诗歌在对社会现实、政局变动的直接叙写中注重情感的抒发,具有强烈的抒情风格;时事政局恶化,使他在诗中采用了深隐、曲折的表现手法,表现出沉郁的风格特征;用极本色的语言出色地表达情感;韩偓的诗歌还喜欢用七律写时事,后人称之“唐末诗史、七律殿军”。  相似文献   
995.
生命教育是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让他们正确认识生命的过程及生命的意义才能树立科学的人生观。  相似文献   
996.
在网络时代,文艺传播环节有了新的变化和新的发展趋势,如文艺生产创作观念上的更新,新的文艺样式的出现;文艺传播采取多种媒介交叉融合传播的模式,文艺传播主体间界限的模糊化;文艺消费环节的平等化、影像化趋势.  相似文献   
997.
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西部散文不仅仅是一种地域存在的命名,它更是一种文化价值取向和精神祈向的范畴.西部散文作家饱含着一种"边陲意识".这种边陲意识包括西部生命精神的膜拜与张扬;精神家园的皈依与探索;文化价值的消解与重构.  相似文献   
998.
根据Butler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进行了南岳旅游地生命周期的界定与划分。利月数理统计方法对南岳旅游地生命周期进行了定量分析,得出了该旅游地现阶段为复苏阶段的结论。  相似文献   
999.
约瑟夫·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是黑色幽默文学的典范之作,小说打破了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运用变形、夸张和滑稽讽喻的手法以及碎片化、集锦化的叙事结构揭示荒谬的时代和丑恶的社会本质,充分体现了黑色幽默的艺术表现特征。  相似文献   
1000.
中学教师追求生命幸福的重要条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当前的中学教师群体普遍处于亚健康状态、存在着职业倦怠。教师的生存状况需要改善,这是保障基础教育质量的必要条件;而且,教师作为与学生具有同样意义的"人"的存在,其生命幸福理应受到同样的关照。教师对生命幸福的追求,需要教师主体对教育事业的热忱信念、精湛的专业素养;也需要社会、学校为教师提供必要的环境、资源,这是当代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为使人、人类社会变得更加美好的理性表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