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6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104篇
科学研究   34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31篇
综合类   58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113篇
  2012年   120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课程创生:中小学教师主体性的自我确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课程创生是当代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这一理念的产生是对历次课程改革效果不佳的原因深层反思的结果。该理念提出的实质是确立教师的课程主体地位。但教师课程主体地位的确立从根本上而言需要教师的课程主体意识和能力的提升。而这种主体意识和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实际上就是课程创生实践自身。  相似文献   
92.
新中国建立之后,所有工作的重点是在生产领域解放妇女,这不仅为"十七年"文学诞生雄强女性形象提供了广阔的社会背景,而且也体现了当代中国妇女有幸在政府支持下获得了和男性相同的平等权利。然而,在中国,由于传统家庭的模式根深蒂固,所以雄强女性虽能驰骋社会各个领域,却不能改变无法别离家园的历史宿命。更有甚者,波澜壮阔的妇女解放运动带有性压抑的意味,于是,雄强女性只能让情爱的力比多臣服于革命的激情。  相似文献   
93.
译者是翻译过程中唯一的能动主体,其主体性是客观存在的,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一直得不到译论界的认同与关注。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后,译者重新回到研究者的视野,译者主体性得以凸显、乃至过分张扬。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梳理译者逐步成为翻译主体的过程并阐述译者主体性的内涵,以此进一步强调译者主体性是能动与受动的矛盾统一,并阐述了制约与能动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94.
审美移情说对文学翻译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译者将主体精神灌注于原作,使作品意象和意境重现,从而带给读者审美的艺术享受。  相似文献   
95.
任务型外语教学以任务为核心单位来计划和组织语言教学。它打破了传统的3P教学模式对学生主体性的束缚,彰显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强调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体现了对学生自主性的关怀;强调通过完成任务来学习语言,突出做中学,体现了对学生能动性的关怀;它既关注语言本身,也关注语言学习过程,鼓励学生创造性地使用语言,体现了对学生创造性的关怀。  相似文献   
96.
斯坦纳的阐释运作翻译理论将译者主体性在翻译过程中极力予以彰显。基于斯坦纳的理论模式,把译者主体性这一抽象概念分解到斯坦纳的阐释运作翻译四步骤中,以此探究论证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的能动作用贯穿整个翻译的动态过程,为进一步确立译者主体的地位和作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7.
当代中国人学研究的深化和扩展,当务之急是要解决关乎自身存在的根本理论问题.在自我建设的定位、主体性和自由这三个问题上,时下的人学研究并没有做出深思,由此展开富有原则高度的研究,当有助于人学研究在现实生活世界的出场说话.  相似文献   
98.
传统的翻译理论将原文看成是“绝对标准”,“忠实”是传统翻译理论的最高标准,译者长期以来处于边缘地位,是“隐形”的.文化转向后,中西方翻译研究开始关注译者的主体性介入.探讨译者主体性,兼而分析赛珍珠在《水浒传》译本中体现出的主体性和主体意识,指出赛珍珠在翻译《水浒传》时大胆地展现自己的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99.
历史上,日本美术一直对照着中国文化艺术的范本进行建构。近代“日本画”的确立,也是以西欧文化体系为他者进行自我形塑。然而,在以信息交换与经济网络架构的后现代文化全球化的讨论框架中,“他者”与“自身”的对立轴已经消失,当代“日本画”必须在全球一体化的文化空间中,在全球化与本土化之间寻找自己的坐标。  相似文献   
100.
历史证明,只有进行理论创新,才能保持马克思主义鲜活的生命力,才能与时俱进地解决现实问题。而要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就必须从实践性、主体性和时代性三个维度进行拓展。其中,实践性是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主线,主体性反映了主体在实践中的理论自觉,时代性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