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0篇
  免费   2篇
教育   300篇
科学研究   14篇
体育   14篇
综合类   14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郭店楚简与《乐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乐记》是中国古代美学的一部重要著作,但其何时成书的问题一直悬而未决。近年湖北郭店出土的战国中期楚简,为确定《乐记》的成书年代提供了重要依据,其中保存完好的《缁衣》证实了沈约所说"《乐记》取《公孙尼子》"的可靠性,而《性自命出》对人性和音乐的论述也表明《乐记》的成书时间不晚于战国中期。因此,应当是荀子的《乐论》继承了《乐记》,而不是相反。在郭店楚简与《乐记》互证关系的基础上,对中国美学偏重情志教化的人性论根源进行探究,并在中国古代美学的整体结构中,对"乐教"之美作出新的阐述。《乐记》形成年代的确定和提前,对于加强中国古代美学研究,对于更新古代美学传统并推进现代美学和艺术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2.
楚简遣策中丝织品字词纷繁,学界释读多有歧异,本文选取若干字词,陈述了新见。  相似文献   
173.
本文对上海博物馆整理的战国楚简中的《孔子诗论》进行逐简的解读,主要从文论角度揭示其理论内涵,包括诗乐功能和情志关系理论,《孔子诗论》作者对《诗》的解读方式,《孔子诗论》与《毛诗序》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174.
楚简遣策车类字词繁多,且多与传世文献不合,对这些车名、车器加以考释,对于识读战国楚文字、探究楚国名物、文化、颇具意义。  相似文献   
175.
战国时期赘婿有秦国分异下的赘婿、齐国的巫儿婿、魏律中的赘婿--流民三种类型.秦国赘婿谪戍制度的形成正是借鉴了魏国法律对不务农桑、无有定业,而又"入人孤寡,徼人妇女"的赘婿--流民的惩处,以企用重刑使人畏惧慑服,稳定社会,巩固统治.汉承秦制,西汉仍袭用了秦将赘婿流放戍边的制度.  相似文献   
176.
武威汉代医简异体字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东汉是汉字发展变革的一个关键时期,具体的用字面貌在实物文字材料里表现得较为真切。武威汉代医简1972年出土于甘肃武威的东汉墓葬,内容为古代医方,反映了当时生活用字的实貌。本文对武威医简中出现的异体字的使用情况及其成因和沿革作了调查考释,以期反映东汉用字的一个历史侧面。  相似文献   
177.
对绿竹笋组织块进行取材、固定、浸蜡、脱水、包埋、切片、染色等一系列过程的研究,掌握了绿竹笋石蜡切片制作方法,为进一步从解剖学上观察和研究绿竹笋老化机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8.
江苏省连云港市博物馆1993年2月在东海县君湾村发掘西汉末至新莽时期家族墓群一处.其中6号墓为西汉东海郡功曹史师饶的墓葬,卒葬于公元前10年.出土的木牍竹简极有历史价值.本文对竹简中的西汉俗赋<神乌傅>的发现予以初步释读,并对<神乌傅>的特色及其文学和书法的成就予以研究,突出了<神乌傅>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9.
从简牍资料看秦的家庭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界一般认为,因秦代父子大多异居别业,故核心家庭是当时家庭结构的主要形式,扩大家庭极为罕见。其实,这一观点带有主观臆想的色彩,并无可靠的立论依据。从秦代简牍资料来看,秦时的家庭类型中,核心家庭与扩大家庭是同时并存的,而且扩大家庭是家庭结构中的主导模式。  相似文献   
180.
简帛文献《五行》篇出土后,国内外各界学者对简帛《五行》篇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研究,在诸如简帛《五行》篇的创作时代、作者、学派归属问题;简帛《五行》篇的比较研究;思孟"五行"与传统的"金、木、水、火、土"五行之间的关系;荀子为何对思孟"五行"学说进行批判等问题上,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通过学界的不懈努力,我们不仅知道了什么是思孟"五行"说,也得以知道荀子在《非十二子篇》中所批判的"思孟学派"是于史有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