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05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62篇
教育   4844篇
科学研究   625篇
体育   469篇
综合类   433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19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104篇
  2020年   116篇
  2019年   105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116篇
  2014年   379篇
  2013年   334篇
  2012年   534篇
  2011年   552篇
  2010年   371篇
  2009年   367篇
  2008年   387篇
  2007年   492篇
  2006年   475篇
  2005年   432篇
  2004年   441篇
  2003年   361篇
  2002年   322篇
  2001年   206篇
  2000年   122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51.
采用RC振荡器产生 0 1~ 0 0 0 1Hz的超低频正弦波信号 ,经分频电路产生二分频及四分频方波和三角波 ,用同步记录仪记录的输出波形表明 :研制的超低频信号发生器满足实验测量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52.
非公有制经济之所以是决定社会性质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组成部分,是因为我国现实的社会主义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非公有制经济是初级阶段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社会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 位,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方向。  相似文献   
153.
通过实例介绍了多媒体手段在机械基础教学中的具体运用,并对其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加强实验教学等方面的应用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4.
主要叙述基类对象集的确定方法和类库的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55.
水氮互作对水稻茎叶中氮形态及部分无机元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水稻干旱胁迫方法,研究了水氮逆境下不同品种水稻茎叶氮素形态及部分无机离子含量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使水稻茎叶中可溶性蛋白(SP)、全P、Na^ 含量降低,而对水稻体内全氮(TN)、蛋白态氮(prN)、非蛋白态氮(NprN)及K^ 、Ca^2 、Mg^2 含量的影响因品种而异,且与供氮水平有关.干旱胁迫下,氮素营养可明显增加水稻茎叶可溶性蛋白(SP)、全氮(TN)、蛋白氮(prN)及非蛋白氮(NprN)、全P、K^ 、Na^ 含量,但对Ca2^2 及Mg^2 含量的影响具有品种间差异性。  相似文献   
156.
当前园区模式的基本特征、主要类型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园区模式已发展成为国家、地区进入wTo后培育战略产业,获取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之一,国家、地区寻求经济快速发展、实现产业升级的突破点和抓手。本文认为园区模式具有地域集聚性、知识密集性、投资风险性、发展创新性的基本特征,由此,分析了我国各类经济开发区中与中心城市功能发展密切的科教园区(高新技术区)、工业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贸易园区(保税区)发展现状,探讨新的形势下我国园区模式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7.
从美国基础研究发展过程引发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美国基础研究经费投入的变化过程,以及其经费来源与使用情况,提出了关于我国基础研究发展的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158.
中国和美国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也有很大差异。通过对美国康州基础教育课程的介绍与分析,可为推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向纵深发展提供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159.
教师专业发展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可视为教师专业发展的范式转移。教师专业发展的范式转移在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组织、课程和教学等维度均有所体现,并且这种转移有其深层的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基础。新的教师专业发展范式的出现,并不是对传统的教师专业发展范式的彻底否定,而是"既有又有"、互为补充。  相似文献   
160.
从改革高师教育类课程的结构与内容入手,提出了构建高师教育类新课程体系的设想,即渗透性课程、根基性课程、实践性课程、成长性课程“四大领域”;教师修养、教育理论、教学理论、教育技术、教学实践和教育科研“六组模块”;主修、辅修、讲座活动“三类课程”相结合的高师教育类新课程体系,旨在培养高素质教师、引领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