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703篇
科学研究   51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78篇
综合类   69篇
信息传播   3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110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高校的“人才”价值是高校的自身价值,在人才强国战略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高校要有效地利用“人才”价值做好人才强校工作。做好高校的人才强校工作必须以科学的人才观识才容才,搭建事业平台培养人才,建立竞争机制激励人才,加大力度积极引进人才,以人为本稳定人才。  相似文献   
102.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蒋国平 《高教论坛》2004,(2):125-127,110
构建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正确定位是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前提;突出特色是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改革创新是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动力。  相似文献   
103.
造就大批人才是我党的一贯思想,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需要,是实现广大人民利益的需要.高等教育要率先发展,坚持德育为首,知识创新,全面落实"三个代表".  相似文献   
104.
教育研究盲目追求理性思辨,由于脱离实践而无补于教育实践的发展,陷入迷茫境遇。受哲学启发,教育研究的思维方式需要从现成性思维方式向生成性思维方式转向,生成性思维方式的转向为迷茫中的教育研究指明了方向。叙事研究是这种思维方式转向的必然生成物,叙事研究基于实践,面向实践,忠于实践,是对具体教育问题的研究,体现了对人、对人的情感的关注。叙事研究出现的异变是由于固守原来的现成性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05.
“零余者”形象的世纪流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20世纪学史上,“零余”形象是一个重要的学现象。世纪之初,受西方世纪末情绪影响以及现实环境所致,出现了一系列“零余”形象;30、40年代学中,主要有团居旧家庭中的“生命空壳”、大革命退潮后的幻灭及民族压迫与斗争中的彷徨三类形象;80年代中后期一群都市“顽主”表现了中国转型期整个社会无所适从的焦灼心态。人知识分子价值观破灭,苦闷彷徨;世纪之末,新生代在物的世界中感受到零余处境,产生了欲望的焦虑,和世纪之初的“零余”在“生的苦闷”和“性的苦闷”上都有着不同的实质。  相似文献   
106.
论科举制在士大夫从商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代以后,士大夫经商成为引人注目的社会现象。学者通常将其归因为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认为随着商人社会经济地位逐渐提高,士大夫亦随之转变其贱商观念,并在商业利润的驱使下积极地参与经商活动。实际上,商业的发展仅仅是士人经商的原因之一,若从社会政治制度的变革来看,科举制的实行与其大有关系:正是由于科举制的实行,才导致士大夫整体政治、经济地位的降低,并进一步损害了他们的自尊心,使他们不得不通过从事一向看不起的商业活动,改善自身的经济状况。  相似文献   
107.
Transformation has been the fundamental basis upon which education has always stood, as without transformation in mind, education would seem purposeless and undirected. This would imply that the objective of providing information in education is not just to gain knowledge but to achieve the desired transformation in character or behaviour by applying the knowledge learnt within ourselves. Based on how information is interpreted and managed, the philosophy of information influences our states of being and becoming which have an impact on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information world.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hilosophical aspects of being and becoming in relation to transformation, and threshold concepts are explored as a means of achieving transformative learning.  相似文献   
108.
《李岚清教育访谈录》一书,勾勒出了1993-2003年十年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脉络。这十年中,在李岚清副总理的倡导下,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以“人才是决定性因素”为基础,在人才的发现、培养、使用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举措;坚持“教育发展的出路在于改革”,并抓住机遇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他本人则坚持为教育当好“后勤处长”,推动解决了诸多教育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09.
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前景广阔,急需一批既有中西文化知识和旅游知识,又具有流利英语水平的人才.为了适应我国旅游教育的发展,高职旅游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市场定位、专业设置、课程模式、培养途径、师资队伍等方面都应跟上时代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0.
“通识教育”是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为个人今后多方向发展提供全面知识准备。高职教育的文化基础知识教学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高职的专才教育有滑入庸俗化的现象,有可能丧失“高等”与“高级”的本质属性。“高等”,就高在基础文化科学知识的层次,高在专业技能的理论上;“高级”,就高在做人的品质,高在发展潜能上。高职教育有必要研究适合自己的通识教育模式,三年制专科高职能否采取专业、通识、实践三项教学并重的模式,创新四年制双专业高职本科,采取两个专业和通识、实践教学四个一年学时模式,以培养现代高级实用型、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