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0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1篇
教育   1939篇
科学研究   48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142篇
综合类   161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2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124篇
  2013年   115篇
  2012年   156篇
  2011年   176篇
  2010年   157篇
  2009年   132篇
  2008年   144篇
  2007年   201篇
  2006年   211篇
  2005年   169篇
  2004年   150篇
  2003年   124篇
  2002年   125篇
  2001年   94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要教育引导大学生对体育美的欣赏,就要培养正确的体育审美观。  相似文献   
902.
武术哲理中的和谐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美学的观点出发,阐述了武术运动中对立统一的和谐美,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美,运动规律的和谐美。  相似文献   
903.
In this essay, Kevin Pugh, Dylan Kriescher, Simon Cropp, and Maaly Younis revisit the philosophical roots of transformative experience (TE) theory by explaining how the theory emerged from John Dewey's philosophies of aesthetic experience, intellectual experience, and educative experience. In doing so, the authors clarify the linkage between defining qualities of transformative experience and core Deweyan constructs such as an experience, ideas, and educative experience. They then share some of the empirical findings from research conducted using a TE theory framework, with an emphasis on research dedicated to developing a pedagogy of teaching for transformative experiences. Finally, the authors address the limitations of TE theory as a representation of Dewey's philosophy of aesthetic and educative experience, and they consider how contributions of other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including the scientific sublime, Romantic science, and critical theory might help to address those shortcomings.  相似文献   
904.
生态审美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是一种旨在消解人类中心主义的新型审美方式和审美观。长期以来,由于地域、经济、文化的边缘性,云南的边地小说创作被纳入乡土文化、民族文化、边地文化范畴中加以研究阐释,遮蔽了其内在的生态审美性。以新时期云南边地小说创作为例,立足生态审美视角,发现新时期云南边地小说创作在自然生态层面反映出生命意识与自然景观的融合,在家园意识层面表现出诗意栖息与本真存在的交汇,在审美理想层面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天人合一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905.
本从西方古代、近代和现代出发,尤其着重于后现代,对西方美学家关于崇高的理论思想进行了探讨,指出他们的理论弱点是脱离社会实践。然后立足于实践美学,将崇高这一美学范畴结合社会实践进行了探讨,提出崇高是主体与客体的矛盾冲突在对象世界中展现出来的矛盾斗争过程,是人类在改造世界的伟大斗争中主体与客体由矛盾对立、激荡;中突趋向统一,真与善趋向统一的动态美。  相似文献   
906.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同时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对中国传统武术的审美取向进行分析,认为中国传统武术具有鲜明的招式美、节奏关和意境关。,同时与西方体育审美观进行简单对比,发现二者具有较大的差异,由此充分展现出中国传统武术追求和谐关、质朴关的基本取向。  相似文献   
907.
庞丹  韩魁武 《科学学研究》2007,25(5):848-852
  杨振宁具有非常丰富而深刻的科学美学思想,本文从何谓“科学美”、“科学美”栖居于何处以及如何把握“科学美”等方面探析其科学美学思想,以启迪当今学者,并且将之加以进一步深入发掘和弘扬。  相似文献   
908.
体育建筑源远流长,到了现代又经历了新技术的洗礼,需要综合考虑服务、安保、交通、环境等因素。若从审美角度看,体育建筑的设计必须把握好几对美学矛盾,笔者试提出体量与空间、视觉与幻觉、和谐与冲突、白天与黑夜、人工与自然这五对,以期揭示体育建筑中的美学因素的生克关系,为我国能涌现出更多美观大方、经济实用的体育建筑提供一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09.
从美学的视角看健美操的社会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力、美”是健美操运动项目的特征,其折射出的美育功能和审美价值是其它运动项目所难以企及的。通过健美操锻炼,对培养良好个性心理和人格魅力尤为突出,这对社会的文明、进步、安定和美化生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10.
两性审美或者两性美学是中外文学史上一个共同的主流命题,但是长期以来被湮没在文学史中。实际上,一部文学史也是一部两性审美史。大致说来,在中国,两性审美以唐宋之交为分界线,形成前后两种不同的两性审美古典形态。唐以前,两性审美基本上呈现出一种和谐、美善相乐的道德化审美形态,这是由于中国文化中两性关系的家庭形态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