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688篇
科学研究   14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9篇
综合类   46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状元"一词到晚唐才在笔记小说、诗歌等文艺性作品中出现,唐、五代,直至宋初的13科,政府从来都没有确认过一个状元,也不注重具体名次,只笼统称名次居前者为"甲科"、"高第"等,所以"状元"一词在唐、五代的史书、令中都不曾使用,墓志及韩愈、柳宗元、杜牧等著名文人作品中也不使用,科举制早期称某人为"状元"只是民间行为。  相似文献   
82.
分析了蔡氏古民居的石刺艺术,通过对我国民间艺术的审美形式的认识,理解民族丰富多彩的造物思想、艺术成就、地方特色,从而给今天的艺术创作以重要启迪和借鉴。  相似文献   
83.
乡风民俗是民间的民风和风俗习惯.它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是普遍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的一种悠久的历史文化现象.鲁迅回忆散文集《朝花夕拾》就向人们展示了一幅幅内容丰富,色彩斑斓的中国民俗文化的风情图画.鲁迅带着对故乡童年生活充满眷念的笔调向我们展现着浙东地区的民俗文化整体意象.而其中透射出来的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民众的精神状态,让我们了解到鲁迅对待民俗文化的基本态度,"深入民众的大层,于他们的风俗习惯,加以研究,解剖,分别好坏,立存废的标准……"[1]  相似文献   
84.
边界与超越--也谈精英文艺与大众文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精英文艺与大众文艺既有明确的区别和边界,也能互通转化。将它们截然对立起来,过分强调其相异性,或无视各自质的规定性及差异,一味主张相通互融,都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也不符合中外古今文学演进的史实。从文艺生态学的角度看,雅俗共生,精英与大众并存,恰恰有利于文艺种类的多元化生存和文学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85.
复合材料及构件在新型飞机中的使用不断增多,用常规无损检测的方法难以准确获得复合材料损伤部位的埋藏深度。结合军用飞机复合材料构件损伤检测的实际需要,研究了飞机红外热波无损检测新技术中损伤部位埋藏深度的计算思想及计算机实现方法,并给出了具体实例。  相似文献   
86.
《白鹿原》题名含有多侧面、多层次的文化意蕴。神奇的白鹿象征一些人物与理念、象征吉祥如意、美好理想。题名也构成书中白鹿两姓人物的关系。白鹿原是一个典型的黄土高原的环境。这里厚重的土地承载着儒家文化精神和关学哲学思想。地名的白鹿原又积淀了丰富的舆地文化,典籍多有记载。此地有深远的历史文化,有优美的风俗文化。此小说题名有丰富的深沉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87.
楹联习俗是我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从周秦时代至今,它在中华民族中保持着较好的传承。传承过程中,精英与大众都成为传承者,并且呈现出活态的张力。这二者之间的互动,仍是当下值得重视的课题。  相似文献   
88.
元代以降,云南的竹枝词创作异军突起,进入了空前繁荣时期,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成就,成为中国诗坛上一颗理琛的明珠。究其原因:元代云南建立行省后,化得到空前发展;一支由多民族组成的作家队伍发展壮大;古朴浓郁、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如诗如画、旖旎多姿的自然风光等,为竹枝词创作提供了沃土。  相似文献   
89.
方外交,又称方外友,是指世俗中人与出家僧道结成的朋友交谊。在元代,方外交之风大为盛行,主要原因有五:一是科举制度的一度停废,使广大士人的出路受阻,因此选择了社会性的退避。二是文人士大夫由于仕途失意,寻求心灵的慰藉。三是部分南宋遗民与蒙元新统治者采取不合作的态度,转而遁迹林下。四是一些文人士大夫自身对于佛道的向往与迷恋。五是由于蒙元统治者对宗教的优容政策。文学和出游构成元代方外交的主体内容。吟诗作赋、赏花观月、焚香煮茗、琴棋书画、诗酒清谈,都是元代方外交的重要元素。元代的方外交既有个人之间的友谊,也有群体性的交往。在元代,很多寺观酿酒售酒,一些僧道也竞相饮酒,与文人士大夫诗酒唱和。元代寺观僧道饮酒呈现的逸风雅韵,与他们自身所具备较高文学素养和艺术品住有关,也与他们所交往对象普遍具有较高文化层次的文人士大夫群体有关。方外交和寺观饮酒风习中呈现的野逸气质,为元代社会文化的多元性和兼容性涂抹了绚丽的一笔色彩。  相似文献   
90.
刘娟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6,21(3):110-112,115
随着国际一体化的进程逐步加大,各国之间的文化冲突不断发生。由于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和中西文化习俗的差异,导致了标准英语与中国本土文化“嫁接”而形成的一种英语变体——中式英语,它已成为国人学习和使用英语的一大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