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28篇 |
免费 | 44篇 |
国内免费 | 24篇 |
专业分类
教育 | 1074篇 |
科学研究 | 235篇 |
各国文化 | 2篇 |
体育 | 226篇 |
综合类 | 133篇 |
文化理论 | 1篇 |
信息传播 | 2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7篇 |
2022年 | 12篇 |
2021年 | 33篇 |
2020年 | 37篇 |
2019年 | 32篇 |
2018年 | 14篇 |
2017年 | 17篇 |
2016年 | 26篇 |
2015年 | 48篇 |
2014年 | 103篇 |
2013年 | 96篇 |
2012年 | 137篇 |
2011年 | 144篇 |
2010年 | 87篇 |
2009年 | 85篇 |
2008年 | 90篇 |
2007年 | 122篇 |
2006年 | 117篇 |
2005年 | 105篇 |
2004年 | 91篇 |
2003年 | 71篇 |
2002年 | 53篇 |
2001年 | 40篇 |
2000年 | 41篇 |
1999年 | 25篇 |
1998年 | 18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12篇 |
1995年 | 8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6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本文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以青海地区在校藏族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青海藏族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问题。调查结果表明藏族大学生比汉族的学生承受更大的就业心理压力,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建构平衡的藏族大学生就业支持网络、合理利用有效资源,提高藏族大学生的实践能力等方法对缓解藏族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甚至对其他地区或群体有参照意义。 相似文献
12.
13.
声波垂直入射在两种介质界面处的反射和透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水标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3,25(3):29-31
通过对入射波、反射波和透射波振幅和声压的定量比较,得到了声波垂直入射在分界面处位移和声压的反射系数和透射系数,并对各种情况下的反射波和透射波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4.
新发现:发现了四种基本力(强力、弱力、电磁力、引力)之外的第五种力——饱和蒸气压力,对于引力,蒸气压力是引力的斥力,它减缓了物体自由下落时的加速度。由于每一种物质的蒸气压不同,所以对每一种物质自由下落时加速度的影响也不同。定义了化学力和化学场,饱和蒸气压是化学场中化学力的表现形式,就好像重力加速度是引力场中引力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运动员的情绪压力调节方法的初探,包括:何谓压力及产生的原因、压力调节的方法、压力调节的实施步骤,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在燥矿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都会产生大量的矿尘,而矿尘能否有效控制直接关系到矿井的安全生产和职工的身体健康,《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矿井必须建立完善的防尘供水系统。随着矿井综合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对矿井防尘供水压力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规程》规定采煤机内、外喷雾压力不得小于2MPa,掘进机内、外喷雾压力不得小于3MPa。对于煤层埋藏较浅,综合机械化程度较高的矿井,靠传统的静压供水防尘系统已不能满足矿井生产的需要。随着微机控制、变频技术的不断发展,采用当代先进的微机控制技术和变频技术解决综合机械化矿井目前防尘供水系统压力不足、流量不稳定的问题,已成为势在必行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以南京市城区某所小学8—12岁小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三个月的体育锻炼,实验前后对受试者身体成分、各项运动指标、足底压力等各个指标进行监测,收集数据,使用spssl3.0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儿童足弓具有一定的可塑性;(2)肥胖儿童在行走和跑步过程中足有外翻的倾向,跑步时大于行走;(3)经过三个月的健身锻炼,肥胖儿童运动时的平衡能力增加,减少了发生运动损伤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诸建良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1996,(3)
6260ZC型柴油机成功地配上了Woodward·PGA-12气动液压调速器,这就解决了遥控柴油机的关键问题。笔者概要地介绍了匹配工作的全过程,包括调速器的引进、PGA-12的选配以及调速器的联机试验等。 相似文献
19.
采用Footscan足底压力分布测试系统,研究正常人在走、跑、跳过程中足底各区峰值压强特点、压力一时间变化特点、压力中心移动特点,分析走、跑、跳过程中足底各区压力分布规律,揭示足运动过程中的生物力学特征,为运动训练中预防足部运动损伤及运动鞋的设计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Qingyang Hu Jin Liu Jiuhua Chen Bingmin Yan Yue Meng Vitali B Prakapenka Wendy L Mao Ho-Kwang Mao 《国家科学评论(英文版)》2021,8(4):16-23
Understanding the mineralogy of the Earth''s interior is a prerequisite for unravelling the evolution and dynamics of our planet. Here, we conducted high pressure-temperature experiments mimicking the conditions of the deep lower mantle (DLM, 1800–2890 km in depth) and observed surprising mineralogical transformations in the presence of water. Ferropericlase, (Mg, Fe)O, which is the most abundant oxide mineral in Earth, reacts with H2O to form a previously unknown (Mg, Fe)O2Hx (x ≤ 1) phase. The (Mg, Fe)O2Hx has a pyrite structure and it coexists with the dominant silicate phases, bridgmanite and post-perovskite. Depending on Mg content and geotherm temperatures, the transformation may occur at 1800 km for (Mg0.6Fe0.4)O or beyond 2300 km for (Mg0.7Fe0.3)O. The (Mg, Fe)O2Hx is an oxygen excess phase that stores an excessive amount of oxygen beyond the charge balance of maximum cation valences (Mg2+, Fe3+ and H+). This important phase has a number of far-reaching implications including extreme redox inhomogeneity, deep-oxygen reservoirs in the DLM and an internal source for modulating oxygen in the atmosphere.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