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79篇
科学研究   7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3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宋诗的思理     
宋诗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重视思理的阐发。诗的思理,是诗的哲理和感情二者之间的有机统一体,是诗人通过敏锐的观察、深切的审美经验的体会,是从自然界物理现象和人类社会所包蕴的生活内容中去提炼概括,并通过形象表达出来的一种真理性的认识。诗之思理所具有的这一特殊的思想性,其作用在于:引人思索,给人智慧,启迪人们去对自然、人生、宇宙世界作出更深入、更准确的研究和理解。  相似文献   
52.
高校教师要提倡“和而不同”的风范,讲求教育中多元的和谐、异质的协调与对立的消解,从而持之有度,以提升自身的品德,以利于因材施教、自身身心的发展、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53.
谈班级管理的"无为而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教育方针的落实,教育目标的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无为而治”的管理方式,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今天,对于学校管理,尤其是班级管理,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4.
宋代理学的观念丰富,这是由于其形成的历史长,创造理学的人物优秀。在诸多观念中,“理本体”,观念是理学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观念。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和朱熹为“理本体”的建立作了艰苦的努力。周教颐“性命之理”的探究,为理学家创造新儒学之发轫;张载贡献《西铭》,提供了社会秩序建设的理想方案;二程关切“天理”,对提高人素质的问题进行了反思;朱熹则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加以自己的创造,构建了“理本体”哲学体系。宋代理学家先进的宇宙观与其方法论是统一的。宋代理学家之所以能创造出超越先贤的理论成果,是因为他们的思想方法、认识方法具有先进性。理学家创造的“一而二,二而一”的方法论蕴涵辩证法的因素,但它不等同于辩证法。“一而二.二而一”是理学家自己的方法论,要予以肯定,并加以研究和利用。  相似文献   
55.
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自2003年颁布《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后,流浪乞讨人员的治理就从过去的收容遣送转变为现在的救助管理,救助工作也得以进一步发展,但从目前救助实践来看,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对在流浪乞讨人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做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6.
人的思维总有地缘和历史的烙印,后期学术及文化的浸染更是不可忽视的原因。李斯思想中既有楚文化开放、积极、张扬、果敢的基因,又有儒家荀子趋利避害、帝王之术的思想,还受法家韩非以利相交、督责之术的影响,同时,秦国残酷的政治文化也是十分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57.
两种爱情的结局虽然不同,一个以悲剧告终另一个喜结连理,二者看似毫不相干但在本质上却有着相通之处。这两种爱情正是在“和”的关系中保持与建树自身“不同”的个性。  相似文献   
58.
湖南东安的石雕神像艺术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它以东安的自然环境、重巫敬神的民间习俗为基础,与社会的思想观念和文化结构有着密切的联系,折射出特定的时代背景。社会结构、民族心理和审美情趣是民间艺术家们独特的思维方式和造型意识。它不仅反映了民众的观念信仰的变化,也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相似文献   
59.
用中庸的眼光来看《罗密欧与朱丽叶》,主要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剧中人物喜欢走极端,不能够找到最为正确的中间道路,他们的壮举虽然轰轰烈烈,却是难而易的短暂行为,难以具有持续性,戏剧的冲突违背了和而不同的原则,必然付出惨重的代价。  相似文献   
60.
闽南文化与台湾文化“和而不同”的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闽南文化与台湾文化同源同质,但也存在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是阻碍发挥两地文缘纽带作用,促进经贸合作的因素。文章具体分析两地文化的差异,并提出利用两地共同的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的作用,以促进两地文化融合的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