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1525篇
科学研究   81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74篇
综合类   153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98篇
  2012年   153篇
  2011年   166篇
  2010年   112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106篇
  2007年   145篇
  2006年   131篇
  2005年   149篇
  2004年   145篇
  2003年   126篇
  2002年   104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在众多的古典诗词当中,由于"物我"隔阂的存在,加之古人多以"兴趣"、"神韵"论诗,成为读者阅读和鉴赏的障碍和"烟雾弹"。以"物我对照"的角度去审视作品,就能化"物我"的隔阂为"物我"的联系,这里归纳了"物我对照"的四种基本鉴赏方法,并对其审美特点做出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2.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音乐方面专业知识储备不足,对音乐知识体系没有整体概念。在有限的课时中,极大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良好学习兴趣非常重要。开设音乐欣赏课程,可以从清晰的感性认识上帮助音乐理论知识学习,欣赏不同流派、不同风格音乐大师的作品,培养和提升音乐欣赏水平。在音乐欣赏中,拓宽学生的视野,将多学科知识引入教学中,相互渗透相互补充。  相似文献   
133.
北朝关中地区出土的造像碑比较多,且比较集中.造像题记书法形成的“长安书体”, 以“结体宽博,横平竖直,有着隶书遗法,书风端正疏朗、纯厚优雅,简朴超逸之美”等特征在魏碑书体中占有重要地位,它的形成有多种因素.通过对民族关系、刻工、汉画像石的继承、多人合作的二次艺术等方面的分析,旨在说明“长安书体”的形成与北方各少数民族的融合和智慧有密切关系,这些少数民族对中国书法史的发展也具有-定贡献.  相似文献   
134.
"羲之爱鹅"的故事流传已久,后世读者大都沿袭陈后山、包世臣之说,认为王羲之从鹅的曲颈、婉转深悟书法执笔与运笔姿态。本文从王羲之的道教信仰活动服食丹药和鹅肉之药用功效之关系,得出羲之爱鹅传说的新解释。  相似文献   
135.
永欣寺始建于梁陈时(502 589),原址在湖州青塘门外,宋以后曾改名永福寺。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重建,后废圮。陈隋间,王羲之七世孙僧智永曾在永欣寺习字数十年。他书写的《真草千字文》,书体法度严谨,笔力遒劲,对后世书法影响很大。唐宋以来,初学书法者常以此作为临摹范本。所以,永欣寺不同于一般寺院,为海内外史学家所重视,在历史上具有特殊地位。  相似文献   
136.
莫言作品进入中学语文教材体系是一个强化的趋势,而其作品却存在较多的难以胜任文学教育的缺陷。学者对其作品的低俗描写多有指摘,而本文则更重视其作品对中国形象、民族认同的负面效应。文章从启蒙、中国形象、审美情趣等方面提出了若干话语阐释策略,弘扬正能量。  相似文献   
137.
翁同龢诗文集、日记、书画题跋中有大量文献,阐述评判名家书画作品,详尽记载书画研习经历,传播交流书画研究成果,辨章考镜书画版本源流,挖掘提供书画人物史料等,从中反映其丰富的书学思想。  相似文献   
138.
徐渭文学艺术造诣使他能在尺幅素纸上将诗书画融为一体,其中诗与画的融合主要是意境上的融合,以及精神上的融合贯通;书与画的融合,表现在徐渭以书法为画法,及以书风助画风。诗、书、画的有机融合,还涉及到三者形式上的融合。  相似文献   
139.
环境综合评价指标系统的构造与运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环境综合评价指标系统进行环境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和对比分析,是环境核算体系的重要内容。环境综合评价指标系统与环境核算体系的框架一致,分7个子系统,由众多综合性指标构成。子系统可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赋权;通过计算各子系统的组指数,进而计算出综合指数,可以对被核算总体的环境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40.
美国总统在就职典礼上发表演说已经成为一个惯例。作为一种政治演讲,就职演说的目的在于通过解释、说服,使公众确信演说者正在说的和将要实施的代表着公众的最根本利益,以期最大限度地赢得听众。因而就职演说要想获得成功,演说词必须短小精悍、合理布局、逻辑严密、语调铿锵。为此,就职演说中往往大大使用的各种修辞手段做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