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1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1400篇
科学研究   56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20篇
综合类   106篇
信息传播   1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119篇
  2011年   147篇
  2010年   115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118篇
  2007年   130篇
  2006年   112篇
  2005年   109篇
  2004年   106篇
  2003年   92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李清照的词风格独具,自成一家,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将从李词的悲剧美、意境美、语言美及审美意义等来阐述李词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142.
当下,我们缺乏对书法本质的追问。就书法所承载的意义而言,书法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把书法定位在艺术与哲学的层面应是书法的理性回归。作为抽象而又蕴藏诗意的高雅艺术,书法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即使受到冷落,也是暂时的。弘扬书法艺术,必须正确面对当下书法创作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3.
当代中国画视觉化问题,已引起了业界广泛注意,这自然也引发了我们对传统中国画视觉特性的反思。实践证明,传统中国画视觉特性的根基是书法线条艺术,她不仅反映在气脉贯通的整体空间布势之中,而且渗透于气韵生动的骨法用笔,正是以书法艺术为基础的文化精神内质和笔墨润物无声般涵养了中国画的视觉传统特征,那种“超以象外,得其环中”的意象审美境界也就成了传统中国画视觉特性的美学核心。因此我们不能抛开传统视觉特征来另搞一套所谓视觉创新。近年来的中国画大展上,失去了以书法艺术为要根基的文化精神内涵和笔墨趣的中国画视觉的基本特性。  相似文献   
144.
“无意于佳乃佳”是苏轼提出的极为重要的书法美学观点,其中蕴含了颇为丰富的文化含义及价值。本文紧紧扣住“无意”与“佳”加以阐发,并结合苏轼的书法创作加以分析,从而找到苏轼的书法思想与其创作的契合点。这也应该成为今天书法发展的内在理路。  相似文献   
145.
“骨”是六朝书论的核心范畴,多指对书法笔力的要求。六朝书论中“骨”论的美学意义在于它揭示了书法艺术美的根本在于力美。六朝书论中“骨”论的兴盛,缘于汉末魏晋人物品评的风习,也缘于六朝文艺批评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6.
合作学习是针对传统班级教学存在的弊端,从学习的组织形式及评价方式的改革的角度出发,研究并实践的一种发展性教学策略.通过合作学习特点的研究,提出合作学习过程应采取的教学策略及操作程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构建学生的良好个性品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7.
书法所具有的感性特征和审美特征,确立了书法的艺术地位。与其他相邻艺术不同,书法凭借着形式的意蕴化直逼生命状态这一核心,表现出书家自己的生命状态和生命情感艺术。  相似文献   
148.
学术文化:内涵、功能与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文化是学术思想、学术信念,它对学术的影响无处不在。学术文化对大学教师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与精神状态等方面潜移默化地发挥着作用。因此,需要建构一种追求真理、自由宽松、遵守学术道德的学术文化,以促进学术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9.
徐渭文学艺术造诣使他能在尺幅素纸上将诗书画融为一体,其中诗与画的融合主要是意境上的融合,以及精神上的融合贯通;书与画的融合,表现在徐渭以书法为画法,及以书风助画风。诗、书、画的有机融合,还涉及到三者形式上的融合。  相似文献   
150.
汉字结构方式对其传载历史文化信息具有非同寻常的影响。汉字形义联系的紧密程度,与其文化符号的价值程度成反比,即形义联系越曲折松散,其传载历史文化信息的可能性就越大,就会有越多的机会深入探讨种种相关的历史文化内容及先民观念意识,进而深入探讨汉字的文化蕴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