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703篇
科学研究   24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28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1.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节日文化中一个极具魅力的代表。千百年来,人们通过各种仪式淋漓尽致地展现着它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却又未能真正参透它的文化深意。就此,从民俗学的角度出发对端午节的种种事象做进一步的分析探讨就有了新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陕北民歌中的民俗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陕北民歌做了简单的归类介绍 ,揭示了民歌与民俗文化相互渗透 ,相互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贾平凹是当代文坛最具艺术才华与特点的散文家.他的散文创作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从70年代末到90年代末,其散文表现出题材外拓,手法创新,风格独异的创变过程.他的散文可分为五个审美类型,自传类、世相类、风情类、禅思类和文化类散文,显示了他广阔的审美视野与选材能力.他的散文具有明显的艺术特色,为人讲真,塑造出了一个大写的智者形象,创造了风格独异的境界,成功地运用了感应式思维,使散文作品更富有审美魅力.  相似文献   
14.
试论中国古代歌谣的性质及其与社会风俗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间歌谣是劳动人民的口头诗歌,是能歌唱或能吟诵的韵文,历史上几乎所有的歌谣都是因人而起、缘事而发,反映了民众的生存状况和情感意愿,是古代民众生活与思想实践的直接反映。歌谣在社会上广泛传播开来,不仅能够成为发生重要影响的公众舆论,而且其本身也成为中国古代社会风俗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先秦时期的采诗观风到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风俗巡使制度,统治者之所以特别重视民间歌谣的搜集和采察工作,正是因为他们意识到作为社会风俗重要内容的歌谣可以起到下情上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华林 《铜仁学院学报》2006,8(2):14-15,26
民间文学是研究民俗,民间俗信的重要线索和重要依据:一个地方,一个民族的民间文学常常反映出一个地方或一个民族的民俗。而民俗又反映着一个地方或一个民族的地理环境、经济状况和文化氛围。研究铜仁的民间文学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铜仁独特的民俗,而且对于开发铜仁,建设铜仁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高职院校《绿色餐饮管理》课程教学为例,分析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协同创新背景下现代餐饮业的发展趋势与人才培养要求,对课程优化设计提出建议,改善课程教学效果,为餐饮业培养更多优秀的储备人才。  相似文献   
17.
长篇小说《五陵原》中的尚白菊"爱而不得所爱,但又不能忘其所爱",长期的灵肉分裂、爱恨情仇终致她最后病入膏肓,赍恨以殁。尚德九既"刚毅果断,雷厉风行",又见色起意、淫人妻女,是一个集善恶、强弱于一身的矛盾、复杂人物。尚大清则是一个从容淡定、经验老到的乡土政治家的典型。作品恰到好处地运用承载着丰富地域文化信息的方言俗语,渲染出浓郁的地方色彩,描绘出一幅幅色彩斑斓、鲜活有趣的民俗风情画。  相似文献   
18.
汪曾祺是一位注重风俗和地域文化描写的作家,创作了大量以故乡人事为题材的小说,包括最为人称道的代表作《受戒》和《大淖记事》.他的小说展现出对俗世生活和普通百姓的浓厚兴趣,堪称一幅凝结着大美与大爱的画卷.  相似文献   
19.
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根脉,古老的柳林盘子会在传统文化备受冲击的今天展现出来的蓬勃生命力,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美好图景。  相似文献   
20.
Montem, a triennial customary march by Eton scholars, consolidated into a public expression of patrician social identity under the patronage of the monarchy in the late eighteenth century. This analysis of Montem’s history traces its development from a boy-led pageant of misrule to a public performance of elite patriotism. The custom, which attracted national attention, sheds new light on boy governance and self-fashioning in the period’s elite schools.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a study of Montem disrupts the standard historiographical narrative of anarchy and violence in the great schools and suggests that boy culture was more complex than previously acknowledg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