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3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9篇
教育   2321篇
科学研究   156篇
体育   160篇
综合类   194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4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217篇
  2013年   178篇
  2012年   306篇
  2011年   237篇
  2010年   210篇
  2009年   208篇
  2008年   212篇
  2007年   232篇
  2006年   203篇
  2005年   173篇
  2004年   160篇
  2003年   118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201.
色彩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不仅具有本质属性,还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作者从中西文化的三个层面即表层文化、中层文化和深层文化,对英汉色彩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中西色彩文化内涵的异同,以便准确理解英汉颜色词的文化内涵,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202.
本探索“秋”的词源、理据、化内涵,从而得知英汉造字、词源和理据特征;从哲学上来考虑人类明的时候,字构造的共性规则可能反映出人类在很多基本方面有着相同的思维、相同的原则或相同的看法,“这种发生性的趋同现象,是由共同的原始化心理结构造成的。”  相似文献   
203.
汉英民族是两个不同的民族,都有各自与众不同的文化特色。汉英动物词语文化内涵的对应关系有;完全对应;部分对应;截然不同;大相径庭;一语独有。主要原因是:生活环境不同;风俗习惯不同;对动物的认识角度不同;文化占有现象不同。主要译法:直译、意译和换译。  相似文献   
204.
对照分析了相当数量的颜色词的翻译实例,总结了译法,阐述了深刻了解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在翻译实践中的重要性,强调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适当了解不同颜色词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和历史地理背景,旨在促进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05.
中国古代小说中的狐意象,源于远古时期先民的图腾崇拜意识。两汉时期,它呈现出瑞兽和妖兽的双重身分。从六朝到唐代,狐在被神化和妖化的同时,也不断地在向人的方向发展,逐渐获得人的外形和气质。到了明清时期,文学作品中狐的形象和内涵更加丰富多彩,其反映社会生活的广度和深度也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尤其《聊斋志异》中具有人形美、人性美、人情美的狐意象,既是作者寄托情感、慰藉心灵、超越现实、实现生命价值的载体,更是那个时代社会、文化状况的反映。  相似文献   
206.
周恩来伦理思想是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科学理论,是毛泽东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理想性、人民性、实践性是周恩来伦理思想的基本特征。在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学习、研究周恩来伦理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7.
经历了近10年的示范院校建设后,一批高职院校走上了正规化、优质化的建设之路,成为中国职业教育的高层次引领者。在高水平建设背景下,如何继续发挥带动作用引领职业教育发展?本文根据学校战略规划理论,以案例研究法和文本分析法探讨广西3所高职院校的“十三五”发展规划文本,运用质性研究工具Nvivo挖掘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发展愿景、目标和任务举措,研究发现:高水平发展是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发展愿景,提质增效是示范性高职院校发展目标的核心内涵,保核心、抓关键、稳基础是示范性高职院校发展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208.
杜甫“行”诗,从篇章到句式改变了初唐歌行的体调特征,独构新格。这一成就的取得,与当时歌舞大曲盛行的文化背景息息相关。基于对音乐的敏感与对“乐府“传统的弘扬,杜甫创作“行”诗,内容上追踪汉魏行曲歌辞讽刺时事的美刺功能,结构上借鉴歌舞大曲多解组合以及行曲“简单而刚健明快”的特点,达到了声律与情感的契合。可以说正是杜甫充分吸收当代歌舞大曲的结构特质与音乐风格,以其“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精神,结构了富于魅力的“行”诗,创造了一个全新的艺术境界,从而为他在诗体发展史上确立了不可动摇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9.
吕凤子的美育思想是中国近现代美育思想史上最有现代意味和创造精神的理论体系之一。这个体系的形成来源于吕凤子对中国儒、道、释三家主体文化的精深研究,同时也接受了西方哲学、心理学和美学的影响。吕凤子的美育观倡导的是为人生而艺术、尊异成异、就异成异、还人为人的非物教育,其中蕴含着丰厚的佛学思想。  相似文献   
210.
学校课程管理主体论是指学校以课程管理的主体性方式发挥与发展教育者和学习者主体性的观点和主张。以课程论审视,课程模式演进是其历史性渊源,当代主体课程观是其时代性依据,强化师生作用的课程政策趋向是其制度性要求。从本体功能和目的上看,学校课程管理是以发挥和发展教育者和学习者的主体性为目的的课程管理活动;从实现方式来说,作为发挥和发展人的主体性的课程管理活动自身应具有主体性;从运作过程来说,学校应当遵循主体性的课程管理原则。以课程管理的目的、内容、主体和方法为线索来考察,主体发展是学校课程管理的根本目的,全程全面是学校课程管理的内容表述,课程共有是学校课程管理的主体观念,复杂范式是学校课程管理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