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4篇
教育   366篇
科学研究   45篇
体育   13篇
综合类   16篇
信息传播   51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卞孝萱先生学识渊博 ,是享誉海内外的文史专家。虽年届耄耋 ,著作等身 ,而犹精神矍铄 ,笔耕不辍。为恭贺先生八十华诞 ,我们编选一组文章 ,以展示先生的学术风范  相似文献   
32.
审美意识在期刊编辑选择与加工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期刊编辑工作作为人类的一种社会行为,是按照一定的美学原则,在一定的审美观照下,根据一定的审美意识来策划、编排刊物的。审美意识作为对现实审美关系中构成的主体因素及其与审美关系的研究。是美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本文对审美意识在期刊编辑选择与加工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3.
分析了甲骨文字编辑的现状和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不依赖特定字库的可视化甲骨文字编辑的新方法,给出了这一编辑器的功能结构,详细介绍了编辑器中甲骨文字采集技术的原理及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34.
期刊的主编应该"三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期刊主编应学者化、专家化、商人化.  相似文献   
35.
科技期刊编辑心理素质结构及其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科技期刊编辑心理素质结构主要是性格品质中的态度、情感和意志,心理能力中的认知能力和心理适应能力,心理动力中的动机和兴趣等。提出了优化编辑心理素质的途径:塑造良好的性格品质,培养高水平的心理能力,激发强烈的心理动力。  相似文献   
36.
近年来学术界频繁出现学术不端问题,其中学术期刊是学术失信的高发领域,作者缺乏诚信固然是产生学术不端的种子,作为学术期刊诚信的建设者和参与者的编辑也同样负有重要责任。为净化学术环境,本文从分析稿件处理过程中学术期刊编辑可能出现的学术不端行为入手,提出加强编辑道德教育、签订诚信责任书、规范审稿流程、加强对学术不端的抽查和审查、建立编辑成长的良好机制等净化学术期刊编辑行为的措施,系统地防范可能出现的编辑学术不端行为,使得学术期刊编辑成为真正的科学“守门人”。  相似文献   
37.
科技论文初审方法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赵茜 《编辑学报》2007,19(4):273-274
科技期刊编辑每天要面对各个专业以及同一专业不同研究方向的来稿,要想准确地把握每一篇稿件是很困难的,但初审又是审稿活动中的基础环节,是提高稿件质量的关键.据此,提出5种初审方法,即审结构、审公式、审数据、审图表、审参考文献,以期提高编辑审读稿件的能力.  相似文献   
38.
刘永坚  邹蕊 《出版科学》2007,15(3):32-33,36
好的选题资源是出版社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新形势下对于这种资源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好的策划编辑应具备敏锐的超前意识,领先一步抢占选题资源,才能够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39.
近年来学术不端问题时有发生,这也是学术界一直在热议和讨论的问题。学术不端不仅发生在作者身上,在编辑身上也存在。本文在分析编辑的学术不当与不端行为的基础上,提出通过加强编辑的质量意识及职业道德建设、制定严格的管理和监督制度、建立诚信档案等约束编辑行为的措施,使编辑真正成为学术质量的守门人。  相似文献   
40.
当代作家萧也牧的小说《我们夫妇之间》在1950年1月发表后,引起了全国读者的普遍欢迎,但是很快又遭到了文艺界部分人士的严厉批评。这部小说之所以在诞生之初经历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境遇,其中的原因除了与建国初期特殊的政治环境有关外,主要与《文艺报》及其编辑者对这部小说的态度有关。可以说,是《文艺报》编辑人员组织并发起了针对这部小说的激烈批判。《文艺报》通过对这部小说的批判,深刻地影响了新中国文艺创作道路的选择及新文艺批评方式的建构,并且影响了整整一代知识分子表达思想的话语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