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7篇
教育   674篇
科学研究   86篇
体育   126篇
综合类   52篇
信息传播   20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通过对2005年和2009年女子国际竞技体操规则的对比研究,分析新规则的主要变化特点,结果表明:新规则在细节上有变化;新规则对难度要求越来越高;成套动作评价的内容变化;对动作的承认按顺序进行写入新规则;新规则对运动员完成动作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动作出现失误,扣分力度加大。  相似文献   
132.
以油田1:1000地形数据库建立为例,介绍了巧选不同特色软件,高效完成从数据获取、数据编辑、数据转换到数据入库的方法,达到快捷、方便建立GeoDatabase数据库。通过在大量建库项目中使用,从建库速度和质量方面达到了今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3.
“地方普通话”是普通话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它直接关系到普通话训练和测试工作的成效。本文分析了地方普通话的性质、地位、使用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指出了普通话训练和测试中存在的“地方普通话”问题以及因应策略。  相似文献   
134.
沈德潜<清诗别裁集>表现出鲜明的推尊诗教、尊唐黜宋的诗论立场,袁枚对此提出非议.袁枚认为诗歌应当表现出诗人真实的思想感情,表达方式应该力求创新,反对刻意用诗教来约束性情和用时代来区分高下.沈袁二人的诗学追求"求雅"与"求真"、"尊体"与"求新"的不同正是格调、性灵两派论诗宗旨的根本差异所在.  相似文献   
135.
我国大学英语师资面临专业与职业发展的需求,有多方面的问题亟需解决.我国师资的现状表明应该采取在职师资培训方式,在校本培训方式的基础上整合教师的自我形成性评价及学校层面的过程性跟踪、监督和激励,从教师,教研室,学校多个层面提供不同的师资教育和提升渠道,才能解决现有大学英语师资所面临的各种矛盾与问题.  相似文献   
136.
基础研究是整个科技活动及创新的基础和源泉,也是提升国家经济实力与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基础研究投入强度是反映我国R&D投入强度的一个重要依据。我国基础研究投入呈逐年增长趋势,但与国外部分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结构不合理、投入力度不够等问题。根据科技发展战略和有关指标,对我国未来基础研究投入目标强度进行测算,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7.
我国《公司法》虽然对有限责任公司变更公司形式作出了规定,但不够具体,可操作性不强。本文将对实务中有限责任公司变更公司形式的法律性质、条件、程序和异议股东处理等几个主要法律问题进行探讨,为有限责任公司顺利完成组织形式的变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8.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随着国民经济体制和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得到了跨越式发展,与此同时,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也逐渐突显出来。本文就高职毕业生在就业观念上的误区进行了分析,着重探讨了转变高职毕业生就业观念的途径,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和意见。  相似文献   
139.
把实践纳入哲学并使之成为核心概念并非马克思的创造。马克思吸收前人有关实践的论述,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正式确立了实践范畴,并把实践作为自己哲学区别于其他唯物主义的根本特征。马克思从实践视角出发,考察了人之外的客体、人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认为新唯物主义哲学的任务不在于认识世界,而在于改造世界。因此,马克思哲学的目的是为现实的实践活动服务的。  相似文献   
140.
从宋人沈括、胡仔、吴可、李壁、叶梦得等到清代贺裳、袁枚、薛雪等诸多诗家都言及过王安石改诗,今人钱钟书亦有论及。但这些论述多为点到式,言之未详。文章主要论述荆公改用唐人诗句为己有,探究其点化与窜改的内容、形式与性质。荆公改诗在原句与改句意义的承接关系上,有的反其意而用之,即较原诗意有反接或转折;有的顺承并强化原诗之意,使内涵深化与拓展。在仿用的方式上,主要有袭句、袭词或改字。在改用性质(程度)上,有点化、借用甚或剽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