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68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0篇
教育   2438篇
科学研究   162篇
各国文化   11篇
体育   188篇
综合类   189篇
信息传播   11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173篇
  2013年   242篇
  2012年   265篇
  2011年   267篇
  2010年   224篇
  2009年   222篇
  2008年   191篇
  2007年   228篇
  2006年   193篇
  2005年   145篇
  2004年   134篇
  2003年   120篇
  2002年   97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胡鹏 《辽宁高职学报》2011,13(5):110-112
通过分析高职院校存在的安全问题及存在原因,提出解决措施:搞好宣传教育,强化安全意识;加强综合治理,工作落到实处;对校园周边环境,实行专项整治,使保卫工作管理有方。全方位探讨了高职院校保卫工作,对全面推进高职院校保卫工作科学管理具有指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92.
作为当代文学一道风景的小小说,与新世纪底层文学有着内在的一致性。无论是文体形式、创作主体、受众群体、编辑意识,还是关注对象和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都具有十分明显的底层文学性。探讨新时期小小说的底层文学性,能重构小小说的美学价值与文学史意义。  相似文献   
993.
英语写作是对所学英语知识的综合应用,也是学生在大学英语学习中的相对薄弱环节。学生在写作部分的失误可归因于他们对目标语缺乏相应的语言意识。阐述培养语言意识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针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运用语言意识的相关理论就如何提高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和大学生英语写作水平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94.
在大学生就业难的背景下,初步分析了学生职业意识的内涵和意义,探讨学生应具备的职业意识的主要内在构成要素,提出培养学生职业意识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995.
本文以“临床寄生虫学检验”课程的一堂课——杜氏利什曼原虫为例,探究专业课与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合,发挥润物无声、春风化雨的作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创新意识和职业道德,提高学生的专业自信、岗位自信,使卓越检验医学创新人才更好地服务社会。  相似文献   
996.
通过对随机抽取的国内外土木工程类期刊栏目设置的比较,提出了关于栏目建设的建议。认为:小栏目不仅为期刊与作者提供了互动的空间,而且能全面地展示相关领域内丰富的信息;加强小栏目建设对于开展与作者的互动、形成期刊的特色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7.
高校体育是大学生接受体育教育最为系统、科学和规范的阶段,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关键环节。本文分析了羽毛球运动的特点及对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优势,并提出了通过开展羽毛球运动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8.
周学信 《科教文汇》2013,(14):54-54,56
幼儿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庭对其进行健康知识的培养。当前在诸多家庭幼儿健康意识培养工作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存在的这些问题影响了幼儿的健康成长。文章从家庭中对幼儿开展健康意识培养工作的重要性入手,探讨了对幼儿健康意识培养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999.
爱就是教育     
吴全民 《科教文汇》2013,(15):27-27
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培养师爱的观念,因为爱是一种意识,是一种信任,是一种良心,是一种积累,是一种力量。爱就是一种教育,每一个教师要把对学生的热爱、尊重、理解和期待,融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实现人民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00.
中国公民科学素养及其影响因素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10年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数据为基础,利用验证性因子分析(CFA)抽取公民对科技的兴趣度、参与度和科技信息来源等因子,利用结构方程模型(SEM)构建中国公民科学素养及其影响因素模型,并进行模型的信度、效度检验,定量分析了教育、大众媒体、科普场馆和设施等因素对中国公民科学素养的影响.通过与美国学者构建的相应模型进行比较,分析不同社会语境公民科学素养的影响因素特点,给出有效提高中国公民科学素养水平的模式和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