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3篇
  免费   3篇
教育   302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6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山越是孙吴时期活动频繁的一个民族。安徽境内的山越具有人数较多、分布较集中的特点。他们与统治阶级展开了激烈且形式多样的斗争,同时也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在孙吴政权对山越人民残酷镇压的背后。有着客观的积极效果。  相似文献   
102.
安徽东至周氏家族在近代以来一直绵延昌盛、人才辈出.他们的事迹主要有:创办或参与创办了我国近代一系列重要工商企业,奠定了我国近代工商企业,尤其是华北地区工商企业的基础;积极从事开启民智的工作;致力经济改革,努力创造利于经济发展的环境;兴修水利,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周氏家族人才辈出的原因主要是:重视文化教育,重视思想品德教育,有强烈的进取意识,有强烈的民族意识.  相似文献   
103.
晋阳之战是发生在战国初期的一场重要战争,前辈学者已有探讨,本文重在揭示此战发生的历史背景及其对当时及后世的影响,指出诸家族之间尤其是赵氏与知氏两大家族之间深刻的利益冲突是导致二者不共存、进而引发两大家族集团争战的根源所在;在某种程度上讲,此战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4.
湘南民居的历史及文化溯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凤鸣 《湘南学院学报》2006,27(1):102-108,F0003
湘南古民居是明清时期湘南地区相对繁荣时期多种文化孕育的产物,既有着湘南独特的地域特色,又蕴涵着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理念,体现出湘南人家族延续的伦理、鲜明的宗族结构、平静与中庸的契合以及物化的环境观,给人以人文精神的感悟。  相似文献   
105.
社会价值观的近代变革是近代国民性改造的首要前提,中国近代社会价值现经历了由封建的家族本位主义向资本主义的个人本位主义再到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转换过程,为国民性的近代改造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6.
葬礼仪式作为人类文化重要的一部分,其历史同人类文明一样古老.东、西方之间在丧葬习俗上存在的巨大差异基于它们对死亡有着各自不同的理解和诠释.从儒家思想、基督教、宗族和教会的角度可以解析中西各具特色的丧葬习俗形顾的文化内因.  相似文献   
107.
文人化的乐府诗《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民间形态的俗赋《齖珂新妇记》与话本《快嘴李翠莲记》是一组在宗法制背景下,以男性视角描写身处传统婚姻中的女性——与父系宗法家庭环境寻求融合的新妇群体——因以言语方式与礼教抗争而毁灭的文本群,表现了以多言禁忌为核心的传统妇德观念,属于宗法家庭婚姻伦理文学。通过对与礼教相悖的言语行为的描写,文本宣扬了以忍受息争为女性道德善择的主旨,并引导着社会情绪的宣泄,客观反映了礼教规范与社会现实之间的错位带给下层社会的悲剧。  相似文献   
108.
侗族地区在民国以后,国家权力才逐步地进入到侗族村寨。以前,侗族村落主要是依靠家族组织、寨老组织、合款组织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社区自我管理。民国时期推行"保甲"制度,国家权力渗入村寨,传统社区组织受到一定影响,但仍能够在村寨事务管理上发挥主要作用。解放后,传统组织在国家权力的强力挤压下,组织形式不复存在,停止了一切活动。改革开放以后,国家权力开始从村寨中收缩,传统的社区组织又以新的形式出现。本文以阳烂村为个例进行分析,以揭示侗族传统社区组织变迁的基本状况。  相似文献   
109.
中国人几千年不变地维持着一种以家族伦理为中心价值的文化制度体系,中国的家族文化对中国各个层面的影响潜移默化,不可低估。通过研究中国的家族文化在政治生活领域的体现及其对政治发展的影响,为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改革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0.
缘于吴敬梓的创作对于家乡恶俗多有揭露与抨击,历来以为吴敬梓十分厌恶他的家乡全椒,这其实误解了他对故乡的那份深情。吴敬梓的时代,封建社会行将就木,吴敬梓感受到末世的种种征兆,《移家赋》及《儒林外史》等作品对于家乡全椒社会恶劣风气的描写是这种环境下封建社会的一个缩影。宗法家族观念在吴敬梓的思想中占据显要的位置,吴敬梓对故乡全椒充满感情,这种情感本质上说是家族对于他的影响至深之故,它是吴敬梓文学创作源泉,也是我们理解吴敬梓其人其文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