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5篇
  免费   117篇
  国内免费   95篇
教育   1313篇
科学研究   423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69篇
综合类   95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1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105篇
  2013年   247篇
  2012年   145篇
  2011年   152篇
  2010年   137篇
  2009年   114篇
  2008年   112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This article explores how art and design education can contribute to the imperative of climate change and help societies adapt to living more sustainably. Drawing on methods from arts‐based research and qualitative case study, it reports on an investigation into what can be learned from creating environmental art installations with preservice teachers (those training to be K‐12 teachers), as part of an environmental art education programme in a leading Canadian university. Findings support that preservice teachers experienced behavioural and attitudinal shifts towards sustainability after engaging in the processes of creating environmental art; involvement in the programme also provided opportunities for building community, engaging multiple domains of learning, modelling sustainable art‐making practices and prompting environmental activism.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inform a developing pedagogy for environmental art educ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settings.  相似文献   
992.
To correspond to the 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ECT) Code of Professional Ethics and the professional journal TechTrends’ ethics columns, this paper provides empirical data regarding ethical issues associated with the use of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in design and training situations. In-depth interviews of 20 professional technologists were conducted. The three most prominent ethical concerns reported were copyright, learner privacy, and accessibility.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also identified three ethical issues that have not been discussed extensively in the literature: diversity, conflicts of interest, and professionalism/confidence. In addition to identifying ethical issues, the findings of the study also contribute to the current literature through identifying coping strategies of ethical issues adopted by professional technologists. Finally, implications to researchers, managers, and practitioners we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993.
甘肃省主要城市人居气候舒适性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蒲金涌  姚小英 《资源科学》2010,32(4):679-685
气候舒适性是人居环境评价的主要组成部分.根据甘肃省31个城市1971年-2008年日照时数、风速、气温、相对温度等气候因子的月平均值,对城市温湿指数、风寒指数、着衣指数及由此3指数组成的气候舒适度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河西走廊及陇东地区的城市,感觉非常舒服的时间为1个月,极冷时间为3个月;甘南高原的城市全年无感觉非常舒服的时间,极冷月份为5月~6月;陇东南南部城市无感觉非常舒服的时间,北部有2个月感觉非常舒服的时间,感觉极冷的时间为3月~4月.气候舒适度计算结果显示,除甘南高原外,甘肃省各主要城市候舒适度都比较高,大部分城市最舒适居住时间都在5个月以上,其中舒适度较高的城市为陇东南南部的武都、文县及北部的天水,其次为陇东地区、中部地区及河西走廊地区的城市.各城市夏季气候舒适度最高,处于舒适水平.冬季气候舒适度最低,处于不舒适水平.春、秋季气候舒适度基本一致,大部分城市处于较舒适水平.  相似文献   
994.
我国审理企业破产案件的立法没有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法律体系,规定过于粗疏,使得破产案件的审理程序成为民事诉讼中的一个薄弱环节。破产案件明确的几个程序问题是,破产案件的人能否提出管辖异议及提出的时间,法院审理破产案件应采取什么方式,法院对破产案件的审理结果是采取裁定形式还是判决形式。笔者认为要保护当事人诉权,防止地方保护主义,应赋予当事人对破产案件提出管辖异议的权利,管辖异议提出的时间是债权人在申报  相似文献   
995.
2002年的中国经济学研究有五大热点问题:劳动价值论、现行农村土地制度、居民收入差距、民营经济、弱势群体。整个经济学研究具有研究范围扩展化、研究学科综合化、研究观点辩证化、研究归宿人化、研究目的实用化、研究缺点延续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996.
我国海外安全问题与公共关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海外针对中国人的侵害行为不断发生,海外安全问题正成为我国参与全球化进程中日益凸现、必须重视的问题。正确、有效地处理海外安全问题,要努力塑造国家形象,正确对外传播信息,主动参与秩序建设,有效协调内外关系,及时化解安全危机,妥善处理利益问题。  相似文献   
997.
998.
科学应对气候变化的若干因素及减排对策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气候变化已从科学问题演变成国际政治和经济问题。在进行气候变化的相关决策中,需要综合权衡各方面的因素。本文对4个可能影响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决策的因素进行了探讨,包括气候变化科学认识的不确定性、国际减排方案的公平性、中国未来CO2排放空间与排放需求的矛盾以及中国应对CO2减排压力的可能途径和减排空间。  相似文献   
999.
张斌 《甘肃高师学报》2004,9(1):110-112
在美术教育实践中 ,存在一些认识和实践方面的误区 ,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育效果。因此 ,应从造型与写实 ,素描与速写 ,结构素描与明暗素描等方面 ,对这些概念进行正反两方面的分析与论述 ,并且相应地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000.
1961-2013年山西省极端气候事件时空演变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永旺  延军平 《资源科学》2015,37(10):2086-2098
利用中国气象局整编的山西18个台站1961-2013年的逐日气温、降水数据,采用极端事件定义方法和Mann-kendall突变检验等方法,计算与植被生长的水热条件与寒旱灾害直接相关的极端气候事件指数,分析1961-2013年山西省极端温度和降水气候事件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极端温度事件的发生频率与持续时间在前30年呈平稳态势,20世纪90年代后变化迅速。表征极端低温事件的霜日日数(FD0)、冷昼日数(TX10P)、冷夜日数(TN10P)、冷持续指数(CSDI) 等指数均呈现下降趋势,而表征极端高温事件的夏日指数(SU25)、作物生长期(GSL)、暖昼日数(TX90P)、暖夜日数(TN90P)、热持续指数(WSDI)则均呈上升趋势。极端降水指数除普通日降水强度(SDII)和持续干燥指数(CDD)外均呈下降趋势,表明该地降水总量略有减少,但降水强度和持续干燥指数却有所增加。与极端高温事件发生频率的加剧出现在90年代初不同,表征强降水事件发生频率和强度的极端降水指标的显著变化发生在70年代。在空间尺度上,与温度相关的极端气温指数呈现出由南向北递减的分布规律,冷、暖系列指数表明晋南地区最高,晋北地区最低。与降水量相关的极端降水指数也呈南高北低的规律,最近一个时段的强降水事件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