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27篇
  免费   122篇
  国内免费   57篇
教育   11605篇
科学研究   979篇
各国文化   21篇
体育   338篇
综合类   491篇
文化理论   9篇
信息传播   156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137篇
  2021年   346篇
  2020年   465篇
  2019年   319篇
  2018年   245篇
  2017年   257篇
  2016年   258篇
  2015年   471篇
  2014年   1227篇
  2013年   1581篇
  2012年   1402篇
  2011年   1364篇
  2010年   911篇
  2009年   791篇
  2008年   866篇
  2007年   913篇
  2006年   763篇
  2005年   648篇
  2004年   523篇
  2003年   478篇
  2002年   315篇
  2001年   297篇
  2000年   146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4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本文从中西思维模式差异入手,结合教学中收集的学生作文中典型语篇特点来分析学生在英语写作中母语思维模式的负迁移现象,从而引起教师及英语学习者对写作中思维模式转换的重视,并促进英语写作教学的调整。  相似文献   
72.
语用模糊的认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用模糊就是交际过程中的交际参与者对意义的表述或者解释不确定的种种现象。文章从认知视角,用关联理论(Relevance Theory)和空间复合理论(Space Blending Theory)对语用模糊现象进行分析探讨,以解释言语交际中出现的语用模糊的认知心理过程。  相似文献   
73.
受众认知偏差是影响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着重分析角色虚拟、心理期待导致的受众认知偏差对传播效果的影响。传播者应从加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意识、把握好传播内容的“度”、对信息做背景性的解释三个方面,减少受众的认知偏差。  相似文献   
74.
个体差异与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的优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的基本形式;同时以学习者的个体差异为着眼点,从学习者的认知、情感及社会性等方面论述了机辅语言教学的优势。肯定了机辅语言教学的优势,旨在为促进高校外语教学,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提供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75.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我院图书馆阅览室在管理人员相对少,学生读者多的情况下,图书馆阅览室的管理工作人员不断创新,开拓进取,使工作卓有成效,适应了学院招生办学发展的需要。谨供此文,请同仁商榷。  相似文献   
76.
符号加工和联结主义是认知心理学的两种研究范式,二者在认知心理学内部产生了一系列的争论。在一般 认知问题上的争论主要表现在语义理解、心理表征以及一些具体的认知问题上;在方法论问题上的区别主要表现在是 结构模拟、黑箱方法、还原主义还是结构与功能模拟、灰箱方法和整体主义上。两种范式争论的本质问题是究竟哪种 范式更加符合认知过程的本质。联结主义范式似有取代符号加工范式的趋势,但它也不能完全揭示人类的高级认知功 能,因此出现了行为主义的进化论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77.
本旨在勾画出交际语言教学理论的轮廓,并结合教学解释了该理论的教学原则。通过对交际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的归纳,以期提高该理论在教学中的可接受度。  相似文献   
78.
“以读代讲”是新课改背景下兴起的阅读教学理念。它蕴含了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主体意识,并强调了“以学生的亲历实践为训练途径”的教学实施原则,这很大程度上是符合新课改精神的。同时也是对“通过语言知识传授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说话写作训练”这一影响语教学多年的教学方式的一种反叛。但是。“以读代讲”也并不意味着是一种简单的替代,它的运用,又必须是以教师的有效组织和适度的指导作为前提条件的。如果忽略了这些因素。而一味地过度依赖或扩大其功效,就必将导致它的实施走上新的歧途。  相似文献   
79.
A theoretical model of nonscience majors' motivation to learn science was tested by surveying 369 students in a large‐enrollment college science course that satisfies a core curriculum requirement. Based on a social‐cognitive framework, motivation to learn science was conceptualized as having both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influences that foster science achievement.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was used to examine the hypothesized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variables. The students' motivation, as measured by the Science Motivation Questionnaire (SMQ), had a strong direct influence on their achievement, as measured by their science grade point average. The students' motivation was influenced by their belief in the relevance of science to their careers. This belief was slightly stronger in women than men. Essays by the students and interviews with them provided insight into their motivation. The model suggests that instructors should strategically connect science concepts to the careers of nonscience majors through such means as case studies to increase motivation and achievement. © 2006 Wiley Periodicals, Inc. J Res Sci Teach 44: 1088–1107, 2007  相似文献   
80.
教师话语是国内外语言学家一直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但相关的研究却很少。本文以英语专业精读课的教师话语为切入点,采用课堂录音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其形式、构成比例、反馈与纠错的方式及类型等方面问题作一具体的调查与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