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980篇
科学研究   25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71篇
综合类   73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1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105篇
  2006年   119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107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围绕苗族刺绣和当代油画用色进行比较研究,旨在进一步认识和挖掘民族艺术精华,对进一步繁荣民族艺术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灌阳县丧葬仪式中的大歌,虽然在庄严神圣的仪式中演唱,但却讲人事,唱人情;不讲鬼怪,不唱神仙。大歌所表现的内容、演唱和欣赏大歌的人以及大歌的效果,都是在世俗的境域内,大歌具有浓厚的世俗性。  相似文献   
13.
自动走向佛门是精神解脱,被动走向佛门是精神禁锢。妙玉“身在佛门,心系红尘”,其情感矛盾的变化折射出她人生思想的变化历程,反映了佛性与人性在其心中地位的转换。人性的复醒,使妙玉对红尘生活的向往与日俱增,她背负着沉重的精神枷锁,步履艰难地迈向世俗世界。妙玉在人性与佛性的门缝中呻吟、挣扎,最终被佛性与人性两扇大门挤扁了,磨碎了。  相似文献   
14.
不同的文化背景下,颜色所代表的潜在意义也不相同,有时甚至是完全相反的.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用非本民族语言进行交际时,若不对此进行区分,极易造成误解.  相似文献   
15.
论色彩的心理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色彩的心理效应主要表现在色彩表情、色彩联想、色彩象征等方面,不同色彩会导致不同的心理效应。  相似文献   
16.
在科技迅速发展的21世纪,英语作为一种在信息交流方面广泛运用的语言工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学习者都期盼有一种速成法在短时间内能将英语水平有大幅度的提高。学语言应该找到感觉,也就是说,要培养语感。  相似文献   
17.
当代的艺术教育,必须始终以受教者的美感成长和爱的教育为根本内容。在美感体验中,艺术作品一旦进入个体的审美视角,作品所表达的情感便被激活,成了与欣赏者对话、交流的对象,并向欣赏者展示其生命运动的深层价值。爱的教育实质上就是情感教育。这种情感教育在艺术教育中显得尤其鲜明强烈和独特有效。  相似文献   
18.
诗学理论中的"性情"说,发展到宋代,受到理学的深刻影响.北宋的中后期开始,理学思想及方法对于诗歌理论和诗学方法的渗透,儒家传统诗教中的"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的内涵,因理学的观念和概念的提出而扩充了.其中首先是对"发乎情志"的界定.此时的"情志",已经不是原先单纯的出于自然的诗人个人情感,而是所谓合乎"天理"的"自然",这样,诗人的自然之情便要受到某种制约,而不是像先前那样,是随意的流泻.这里藏伏下来的因素,日后便成为后代诗学方法中,强调"性情"与"法度"统一的先兆.诗学理论与实践中,所谓的"自然"与"法度",或者"性情"与"法度"的统一,在"理"和"道"的层面上,根本无法实施,而只能落实到具体的诗歌技巧如"平仄"的运用中去.理学范畴中的矛盾最后导致诗歌创作实践中摹拟措施的产生.严羽及<沧浪诗话>中的许多观点的形成,都与宋代理学观念与方法有联系,而并非仅仅是"以禅喻诗".甚至可以说,严羽只是对前期深受理学方法影响的唐诗观的一次专业性总结.  相似文献   
19.
石猿———美猴王———齐天大圣———孙悟空———孙行者———斗战胜佛的生命历程,是从妖到魔到人到神的精神提升,是从天然神石到山中大王到天庭马官到人间行者到佛的身份变迁,其中性格从自由、狂狷的山林侠士到尊礼、崇德的正统人士。孙悟空作为文化原型承载太多的希望与期待,根本上体现为儒道的冲突和互补。时代上体现为程朱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与陆王心学的“心性论”的矛盾。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学以“悲剧美感”取代传统的“优美美感”的主导地位,因为悲剧美感有利于我们民族灵魂的改造。这种悲剧美感与西方现代悲剧美感相比,虽有相通之处,更有质的不同。这种悲剧美感的主要情感是“悲凉”,这是由中国社会的变革和我们民族灵魂的变革都极其艰难造成的。除“悲凉”外,还有“悲壮”和“悲喜剧结合”也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