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教育   78篇
科学研究   7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8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采用保守疗法:固定、中药结合超短波以及锻炼的方法,治疗天水师范学院学生半月板损伤78例.其中4例效果不明显,其他效果良好,治疗经济简单,疗效好,符合学生的心理要求。  相似文献   
32.
胡适的文化思想中表现出了回归中国传统文化并认同其主体地位和合理价值的现象,这种文化“保守倾向”主要表现在:胡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充分肯定、对中国本位文化的认同及其对整理国故的情有独钟。“保守倾向”的形成与胡适早年所受的传统教育有关,与胡适的文化使命感和新文化运动期间及其后的文化争论也有着密切联系。胡适的文化观可以概括为:形式上“激进”而内容上具有“保守倾向”。  相似文献   
33.
19世纪下半叶 ,随着西方列强对华侵略的加剧 ,传统民族意识应运而生 ,通过一系列历史事件凸现出来 ,呈现出三种不同的演变趋向 ,即复古闭锁型、保守传统型、自省开放型。民族意识总的发展方向是由盲目仇外、虚骄自傲到效法西方、反思自身 ,逐步摆脱了华夏中心观、夷夏之辨的束缚 ,民族心态渐趋理性  相似文献   
34.
作为一个在中国当代文坛上不断被讨论并被阐释的概念和主题,"人文主义"一直引起很大的争议,我们作了梳理后认为,中国当代人文主义话语构成表现出三种明显的倾向,即马克思主义人文主义、自由主义人文主义、保守主义人文主义。三种人文主义话语类型的叙事重点各有不同,它们多元互补地创造了中国当代人文主义话语的叙事策略。  相似文献   
35.
通过大量调查,将南阳市兰科植物花卉资源分为:观花、观叶、既观花又观叶三大类,并提出保护、开发利用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36.
从消费文化的角度,对中西方学界所忽视的辛克莱·刘易斯小说《巴比特》中社会群体的文化特征及其文化观进行了分析,主要表现为一种"保守实用主义"特征:一是打上了很深的消费主义的烙印:赚取更多的金钱以满足炫耀和享乐主义的生活方式;二是打上了20年代新旧文化激烈冲突的烙印:表现出了一种典型的消费文化中的等级、阶级偏见。此外,刘易斯以一个文学家的敏锐判断力,捕捉到了社会学界在其半个世纪之后才意识到的"文化资本"、"广告的符号意义"等问题,表现出了他在社会文化方面超前的预见性和认知性。  相似文献   
37.
大学:适应,保守,还是超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曾有过对口、适应一类的说法,如适应社会需要等等。大学需不需要适应?大学适应什么?大学有保守的一面吗?它本保守,还是应当保守?大学还能超越吗?它又超越什么?大学究竟应是怎样的呢?  相似文献   
38.
从力学的角度看热力学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热力学平衡态、强度量、内能和可逆过程等概念,与质点、力、势能和质点的运动进行类比后,发现其有共同性。  相似文献   
39.
The canon in the classroom: Students' experiences of texts from other times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debate about the English literature canon in schools. It evaluates the importance of the canon in a 21st-century curriculum and considers its relevance to adolescent readers saturated in early 21st-century culture who have disparate identities and diverse backgrounds. The implication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of the chronological, social, cultural, and linguistic distance between pre-20th-century canonical texts and today's readers are examined in the light of the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of Hans Robert Jauss and Wolfgang Iser. These perspectives are applied to findings from a recent 3-year longitudinal case study of 13-16-year-olds reading canonical texts and of the responsive teaching they experienced.  相似文献   
40.
《学校用计算机》2013,30(1-2):11-22
No abstract available for this articl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