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7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1907篇
科学研究   77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48篇
综合类   122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32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155篇
  2013年   138篇
  2012年   170篇
  2011年   183篇
  2010年   168篇
  2009年   134篇
  2008年   191篇
  2007年   187篇
  2006年   178篇
  2005年   137篇
  2004年   113篇
  2003年   107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民国学生装以其独特的服饰形态和服饰文化成就了中国校服史上影响最为深刻的一次变革,至今依然感动着世人,它的存在对当代大学校服文化建设有着积极的借鉴作用。文章从介绍民国学生装产生的时代背景入手,通过对男女学生装不同形态和款式的介绍,揭示了民国学生装所隐喻的独特文化精髓,并提出了民国学生装对当代大学生服饰文化建设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2.
摘要: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有其特殊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功能,它不仅传达着一种文化,更传递着一种精神,而武化教育的实质就是倡导武术精神。主要采用文献资料等科研方法,围绕着武化教育的实质,以及武术精神的当代价值等方面展开论述,其目的是更加全面地了解武术所蕴含的精神价值,探讨其在时代背景下如何发挥其自身优势更好地服务当今社会。研究认为:武术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不仅成为凝聚民族力量、彰显国家意志的利器,而且对于培养国民的尚武精神,唤醒民众对传统文化的自觉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应该大力弘扬武术精神中所表达的“忠、义、信、勇”的精神实质,更好地提振民族精神,团结民众,凝聚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贡献。对于进一步唤醒民众对传统文化的自觉,培养国民的尚武精神,更好地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3.
The paper attempts to work out the link between the structuring of the public domain and hegemonic masculinities in contemporary Kerala, South India. Using the debates around an incident of sexual harassment that happened in 1999, it argues for a conjunctural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temporary where various events and moments in history are replayed through narrativization and popular memory. The paper goes on to analyse the debates around the incident that produce a ‘narrative public domain’, to foreground the various notions of masculinity that construct and structure it in relation to notions of female sexuality and changing structures of family. These notions of masculinity could be, the paper argues, a starting point for a historical inquiry into Kerala's modernity – an inquiry that would throw light on the past and the ways in which the contemporary is produced through its historical legacies.  相似文献   
74.
在近代国民性改造思想中始终着存在民族性保存与时代性转换之间的内在矛盾,近代思想家们意识到这一矛盾的存在,但在他们那里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早年毛泽东在接受梁启超的新民思想后,经历三个阶段,对解决这一内在矛盾进行了逐步深入地探讨,初步形成他自己解决这一矛盾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75.
音乐是非常擅长于表现情感的一门传统艺术.现代中国民族歌曲表现了我国各族人民丰富多采的情感,特别是爱国之情、乡情、亲情、友情和爱情这五类情感.表现这些情感的现代中国民族歌曲,在旋律、节奏、调式和情调等方面整体上呈现出各自不同的艺术特征,并给欣赏者带来各具特色的审美体验.它们并非互不相干和孤立自存,而是内在关联和彼此融合,并且在某些情形下一者向另一者转化.  相似文献   
76.
当前中国新闻传播学学科发展的特点与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在简单回顾中国新闻传播研究的历史进程后 ,重点阐述了中国新闻传播学进入“多角度学术化发展阶段”(1 992年至今 )的十个标志性情况 ,分析了近年自然形成的四方面的话题。文章最后 ,谈到新闻传播学研究中存在的五个问题。作者认为 ,传播现象贯穿于与人类相关的一切事物和活动中 ,各个学科都面临着从本学科角度出发的各自的传播问题。现在尽管在学科管理上还有新闻学、传播学的区分 ,但新闻学和传播学的融合已是现实 ,新闻传播学进入各个学科或借鉴其他学科而丰富自身 ,也成为趋势。  相似文献   
77.
姓氏名号的研究是文化史研究院的重要内容之一 ,要作好这项研究 ,首先必须在各个历史时段 ,选择有代表性的著作进行比较深入细致的调查 ,对《左传》人名中反映的词汇意义、附加意义、人文背景及《左传》的姓与氏等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 ,有助于为我国姓氏名号的建立提供有价值的、可靠的素材  相似文献   
78.
网络时代的到来会对传统的教育造成巨大的冲击。网络文化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中国现代文学的教学应该对此做出自己的反应,中国现代经典作品的细读化,中国现代经典作家讲解的精神个性化,中国现代文学热点难点问题的讨论化是行之有效的办法,中国现代文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教师对学生科学的训练,诗意的感染,帮助学生成长成完整的人。  相似文献   
79.
论黄土文学流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陕西当代作家群中,明显存在着一个创作题材、表现手法、艺术风格相同或相近,由柳青发端,路遥、陈忠实等继承发展,代际传承明显的流派——"黄土文学流派"。黄天厚土、秦风汉习是他们共同的文化渊源;农村题材、现实主义是他们共守的两大传统;宏大叙事、史诗追求是他们共同的艺术风格。然而这一流派由于形成时间跨度长,作家队伍不够庞大,长期被评论界归于"西部文学"和"陕军"之列,但它们绝非同一概念。面对当今纷杂的文学思潮和陕西文坛沉寂、乏人的状况,总结他们创作之经验得失,弘扬他们的艺术追求、创作精神,对于新时期的文学创作,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0.
大学时代是青年人形成世界观、道德观的重要时期,道德教育对于大学而言是如此重要。本文分析了当代大学生道德的特征,同时也分析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最后得出了大学生道德教育的一些具体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