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7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1907篇
科学研究   77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48篇
综合类   122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32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155篇
  2013年   138篇
  2012年   170篇
  2011年   183篇
  2010年   168篇
  2009年   134篇
  2008年   191篇
  2007年   187篇
  2006年   178篇
  2005年   137篇
  2004年   113篇
  2003年   107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提出的伟大战略,是中国共产党自觉地理性地将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基础上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再回到实践,指导实践,武装党员、教育人民群众的战略举措,具有客观必然性。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遵循正确的基本原则和科学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82.
曾丽馨 《怀化学院学报》2007,26(11):104-106
《廊桥遗梦》中突出的语言特色之一是作者对文字的巧妙应用,小说中处处散发着文字的芳香。色彩词即属于其中的一种。首先探讨《廊桥遗梦》中色彩词的隐喻含义及其修辞作用,继而分析与之相关的汉语翻译及译文如何尽量做到信息保全。  相似文献   
83.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的国策。武术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具体形态,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理性化的价值:提高国民的现代民族意识,指导国民建立社会发展的整体思维观。应加强武术文化教育,让武术文化价值内化为大学生的个人修养,为国策服务。  相似文献   
84.
《小星》的主旨是什么?要解决这一数千年来聚讼纷纭的问题,必须首先弄清文本中的几个符号,因为它们直接关系到诗的抒情主人公是谁、其活动的背景和内容、以及其思想情绪的变化。澄清了这些问题,一切笼罩在这首诗上的迷雾便烟消云散了。  相似文献   
85.
宗教不是一个空名,而是一个实在,是一个以信仰为纽带把社会成员联系起来的组织。任何宗教都不可能是私人或个人的。强调宗教的公共性,就是强调宗教团体对社会公共事务的关注。强调宗教、哲学、神学的公共性是西方社会思想的一种发展趋势。中外学者对公共性的理解存在的差异,是他们各自所处的不同文化背景和处境引起的。历史和现状决定了中国不可能再走政教合一的"公"的宗教道路,而就政府与宗教团体的关系来说,其最佳状态应当是相互调适,共存共荣,和睦相处。在当代中国,合法的中国宗教可以发挥作用的领域很多。  相似文献   
86.
中华传统的精神化蕴涵着深刻的人精神和美育品格,形成于“轴心时代”的“人以化成天下”的命题奠定了这种化精神的基础。“循天道,尚人”的人倾向、“致中和,得其分”的中和境界以及“崇礼乐,赞化育”的美育工夫,构成了中华审美人精神由内而外、由体而用、由境界而工夫的基本内涵和总体风貌。中国传统人精神追求审美境界,中国传统美学境界则突出人精神,这就是中华审美人精神。  相似文献   
87.
故事性电子游戏,无论在物质形式或精神内质上,都迥异于传统的文学作品。但是,这二者之间也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考察二者的互文性,为理解后现代社会的文化倾向提供了一个新颖的视角。  相似文献   
88.
采用文献资料的研究方法,对福建省体育集邮协会成立25年以来在体育集邮组织、体育集邮展览和体育集邮学术方面取得的成绩进行回顾,在对福建省体育集邮协会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同时,提出了个人的一些看法和意见,其目的是希望引起福建省体育局相关部门对体育集邮的重视和关心,使福建省体育集邮协会重新获得生机与发展,为进一步丰富体育工作者的业余文化生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89.
孝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以孝道为基本内核的传统孝文化,奠定了我国传统伦理型文化的基础。但是当前社会对孝文化的忽视,和当代大学生的特殊性,造成了大学生孝文化的缺失和推广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探讨孝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意义和如何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推广孝文化,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0.
培养现代公民是转型阶段的高校的时代主题和战略任务,现代公民的内涵在不断深化,赋予了审美教育更多更大的责任和手段。本文结合现代社会公民精神的基本定位,阐述了审美教育在高校现代公民精神培育方面的主要契合点,探讨了审美教育的新功能,有助于发掘审美教育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