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6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0篇
教育   558篇
科学研究   104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41篇
综合类   34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3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107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Recent advances in wireless technologies have l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intelligent, in-vehicle safety applications designed to share information about the actions of nearby vehicles, potential road hazards, and ultimately predict dangerous scenarios or imminent collisions. These vehicle safety communication (VSC) technologies rely on the creation of autonomous, self-organiz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connecting vehicles with roadside infrastructure and with each other. As the technical standards and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VSC technologies are still being developed, certain ethical implications of these new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emerge: Coupled with the predicted safety benefits of VSC applications is a potential rise in the ability to surveil a driver engaging in her everyday activities on the public roads. This paper will explore how the introduction of VSC technologies might disrupt the “contextual integrity” of personal information flows in the context of highway travel and threaten one’s “privacy in public.” Since VSC technologies and their related protocols and standards are still in the developmental stage, the paper will conclude by revealing how close attention to the ethical implications of the remaining design decisions can inform and guide designers of VSC technologies to create innovate safety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public safety, but without compromising the value of one’s privacy in public. This work was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PORTIA Grant No. CNS-0331542, and could not have been completed without the valuable guidance of Prof. Helen Nissenbaum (New York University) and Prof. Dan Boneh (Stanford University). I am grateful to many other colleagues who generously contributed to this work with excellent comments and suggestions, including Emily Clark and Steve Tengler at the VSCC, and Sam Howard-Spink, Joseph Reagle and Tim Weber at New York University. Drafts were further sharpened through opportunities to present at colloquia and conferences sponsored by New York University’s Department of Culture & Communication,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the Society for Philosophy and Technology, and Computer Ethics: Philosophical Enquiry.  相似文献   
43.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analyze the impact of a series of contextual and organizational factors on the success of 800 cooperative agreements between Spanish firms and research organizations, run between 1995 and 2000. Findings show that the most outstanding factors are, in the case of firms, commitment, previous links, definition of objectives and conflict, whereas for research organizations previous links, communication, commitment, trust and the partners’ reputation are more relevant. These study not only provides a comprehensive theoretical model to analyze the success of these agreements but is useful both for improving management of cooperation and for fostering collaboration both at a national an international level.  相似文献   
44.
农村纠纷调解机制嵌入在乡村治理实践的结构性变迁之中,并随着乡村治理逻辑的演变而发生相应变化。对浙东先锋村纠纷调解实践变迁的政治人类学考察表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受日益彰显的乡村治理性危机的影响,农村基层组织逐步开始更多地使用策略性调解手段,放弃了对地方性文化共识中纠纷调解规范的严格遵守,而且纠纷调解越来越重视暂时性"息讼"协议的达成,其实践呈现出越来越复杂的发展态势。后税费时代,富人当政之后的农村纠纷调解仍然存在类似的问题,治理权力严重受限的农村基层组织不得不采取以现代法律为内在基准,以面子、人情和金钱等可控资源为策略性调解手段的办法来解决村民纠纷。而农村纠纷调解的依附性对当前农村基层组织的发展提出了重要挑战。  相似文献   
45.
植根于传统心理测量学发展而来的组织智力研究是从认知能力科学出发的,其内在缺陷在于,一是忽视了心理学个体智力研究基础和管理学组织智力研究间的差异;二是限制了“智力”这一个体心理学研究对象在组织层面的应用,并且屡生歧义.当前,现代心理学已经发展到情境智力观研究的新阶段,这使得组织智力研究的拓展与深入成为可能.本文的创新之处是,在比较不同智力观下组织智力研究的区别和特点基础上,探索性的提出了进行组织层面智力研究的基础、内容,以及更为完整的研究假设,并据此设计了情境论下组织智力循环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46.
基于文献分析,提出了以变革型领导为中介变量的科研项目负责人胜任特征与领导有效性之间的中介作用假设模型.采用问卷调查法及因素分析技术对281名优秀科研项目负责人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科研项目负责人胜任特征模型具有三个维度,即领导性胜任特征、研究性胜任特征和管理性胜任特征;而后采用多元分层回归与路径分析技术研究了三者之间的关...  相似文献   
47.
李煜阳  陆迁  贾彬  刘戴娆 《资源科学》2021,43(6):1088-1098
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趋势下,黄土高原农户在时间禀赋恒定条件下的劳动力配置逐渐成为采用水土保持技术的关键因素,探究二者关系对于提高技术采用率、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黄土高原区1197份农户的调查数据,使用Probit模型,主要考察了农户劳动力外出务工行为及时间长短对水土保持技术采用的影响,进一步运用逐步检验法,检验了农户参与集体行动对外出务工影响水土保持技术采用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①总体上,劳动力外出务工会促进其水土保持技术的采用。但异质性分析表明,随着劳动力外出务工时间延长,农户对农业收入依赖性降低,削弱了农户水土保持技术的采取。②农户参与村集体行动是劳动力转移影响农户水土保持技术采用行为的渠道之一,具有部分中介效应,证实了集体行动模式在水土保持技术应用推广中的价值。此外,农业经营决策者的受教育程度、务农年限与农户家庭的邻里互助、技术改善认知以及政府的技术推广活动均对农户的水土保持技术采用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本文不仅提供了劳动力转移趋势下水土保持技术扩散的研究证据,对健全村集体行动以促进技术采用也具备一定的经验价值。  相似文献   
48.
汪明月  李颖明  王子彤 《资源科学》2021,43(8):1534-1548
绿色技术创新可划分为末端治理技术创新、绿色工艺创新和绿色产品创新,在改进环境绩效和市场竞争力的同时,也能够提高企业的经济绩效。本文构建了绿色技术创新升级和经济绩效改善的关系模型,以642家工业企业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企业3类绿色技术创新均能够显著改善其环境绩效和市场竞争力。②企业环境绩效和市场竞争力是经济绩效传导过程中的重要中介变量。③企业末端治理技术创新能够促进绿色工艺创新和绿色产品创新,企业绿色工艺创新能够正向影响企业的绿色产品创新,即不同类型绿色技术创新之间存在技术创新升级的空间。④不同类型绿色技术创新向经济绩效传导的路径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表现为绿色工艺创新能够直接产生经济绩效,而末端治理技术创新、绿色产品创新只能通过间接路径提高企业的经济绩效。通过上述研究识别了企业3种不同类型绿色技术创新之间的传导关系,对比分析了不同类型绿色技术创新经济绩效提升的异同性,给出了更多的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经济绩效提升的路径,对于深化绿色技术创新过程认识及优化政策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9.
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推进,社会矛盾将在一定层面一定范围以不同的方式不断呈现,如何应对并化解社会矛盾,建立和完善化解社会矛盾的法律调处机制势在必行。为此,必须深刻认识建立和完善化解社会矛盾法律调处机制的现实意义,分析当前社会矛盾的主要特征及成因,解析化解社会矛盾法律调处机制的路径,科学立法、公正司法、依法行政,并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达到社会矛盾的法律有序调处,以从根本上、多渠道、多角度地解决社会矛盾和纠纷,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50.
调解是一种根据合意的纠纷解决方式。必须在调解中坚持最基本的证明观念:调解中同样存在证明的问题,当事人需要对基本事实进行证明,调解员也承担着对基本事实进行了解、查明的责任。调解中的证明与诉讼中的证明相比存在自身的独特性:调解中的证明是一种自由证明,而非严格证明;调解中存在主观证明责任,但是客观证明责任在调解中不一定发生作用;调解中证明标准具有更大灵活性,但要避免在调解中过分降低证明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