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8篇
教育   232篇
科学研究   51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6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1.
利巴韦林与氯化铜反应形成了蓝色柱状氯化利巴韦林合铜(Ⅱ)配合物.本文研究了其晶体结构,红外和紫外光谱,差热-热重和溶解性等性质.表明该配合物易溶于水、微溶于甲醇和乙醇,有改进其药效的较大潜力.  相似文献   
92.
马鬃山玉矿遗址是西北地区目前发现的规模最大的早期工业遗存,出土有较多铜器。对其中4件具有西北地区特色的砷铜进行分析发现:1件为铜铅砷合金,1件为铜锡砷合金,2件为铜砷锑合金。马鬃山玉矿遗址出土铜器在材质上所展现出来的多样性,反映了该遗址与周邻地区文化之间存在着广泛的联系或互动。  相似文献   
93.
针对完成大型励磁装置大规格复杂成型铜排的整件制作,需要在确保其可靠连接的基础上,对铜排予以良好的表面处理与保护的要求,本文就大型励磁装置大规格复杂成型铜排制作中如何测算铜排尺寸及节约用料,如何保证铜排的制作精度,以及铜排的表面处理与保护环节中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4.
现行中学化学教材中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装置设计不完善,原实验装置反应易产生SO2等有毒气体,从而对环境造成污染,作者就此提出改进意见,使反应过程密闭,减少了有毒气体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95.
合成了一新型氯桥联铜配位聚合物[(μ-Cl)Cu(BBPY)]+ n [BBPY:2,6-二(2-苯并咪唑基)吡啶],经 X-射线衍射法测定其结构,属单斜晶系,P2(1)/c 空间群,由氮、氯原子与铜(II)配位,氮对铜(II)配位形成两个五元环,构成中心铜与配位原子的畸变锥形结构,通过氯原子的 Cu(μ-Cl)Cu 桥联作用形成一维链铜配位聚合物。  相似文献   
96.
以Cu(NO3)2与1,3-二(N-咪唑基甲基)苯(mb)为原料,用挥发法合成了一种新型二维铜(II)配位聚合物1,其结构经X-射线单晶衍射和元素分析表征。1属单斜晶系, 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a=19.432(6)A°, b=8.433(3)A°, c=21.612(7),β=115.018(5)°, V=3209.3(18)A°3, Z=4, Dc =1.478g·cm-3,μ=0.747mm-1,F(000)=1484, R1=0.0644, wR2=0.1491。1中Cu(II)与四个mb配体的四个氮原子,一个水分子中的氧原子配位,形成一个畸变的四方锥几何构型。 Cu(II)与mb配体形成二重贯穿的二维金属—有机网络结构。用HF/6-31G(d)方法对1的结构参数进行理论研究,结果表明,1具有较好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97.
邢台市收藏有5枚元代铜权,均为合范铸造,权身铸有年号或铸造地点等,为研究元代的政治、经济发展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98.
We conducted two-stage acidification-bioleaching experiments to probe the feasibility of bioleaching for a kind of mixed alkaline copper oxide and sulphide mineral. We used the uniform design method for data analysis and experimental optimization, with initial pH value, pulp density, inoculation of bacteria and ferrous iron concentration selected as the influential factors. Polynomial regression shows that the four factors sequentially influence the copper recovery by 14.430%, 8.555%, 1.982% and 3.895%. Acid equilibrium in the bioleaching system is mainly influenced by alkaline gangue content, chemical reactions and bacterial activity. A maximal portion of refractory copper extracted reaches 71.08%. The dynamic analysis of copper recovery indicates that bioleaching goes through a lag leaching phase, prime leaching phase and leaching stationary phase corresponding to the growth phases of bacteria. Compared with the predicted value of 80.87%, the confirmatory experiment observes a 78.21% copper recovery under the optimal conditions of pH of 1.5, pulp density of 5%, bacteria inoculation of 30% and initial ferrous iron concentration of 9 g L^-1. Results suggest that bioleaching is technically feasible to improving total copper recovery.  相似文献   
99.
苏思苹  曾庆坤 《大众科技》2012,(1):104-105,113
根据某铜锌矿矿石性质特性进行小型试验,初步探索处理该矿石的选矿工艺:采用为浮重原则流程,浮选回收铜、锌,获得最终铜精矿、锌精矿,浮选尾矿进行硫砷分离,获得硫精矿和最终砷精矿。铜锌浮选分离为流程的关键作业,试验进行了3种浮选方案比较,捕收剂以Z-200效果较好,工艺以优先有氰浮选结果较优。  相似文献   
100.
黄铁 《大众科技》2012,(1):173-174
多金属矿石中矿物种类繁多,嵌布关系复杂,矿石品位波动大。采用快速优先浮选直接得出优质铜精矿,有利于降低铜精矿含杂和提高回收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