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3篇
  免费   16篇
教育   1090篇
科学研究   28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17篇
综合类   65篇
信息传播   3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121篇
  2006年   123篇
  2005年   111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论刑事责任     
着重从刑事责任的概念、内容、目的、主体及如何实现刑事责任方面论述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62.
网络侵权与犯罪的立法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静 《现代情报》2003,23(3):34-36
网络立法,目前主要的还是处于探讨的阶段。这是因为,在中国,目前不仅网络法律是一个新事物,而且就连网络本身也还是很新的事物。从法律的角度研究网络、规范网络,保护网络的发展,还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我们目前正处在这个过程的探索和刚刚开始阶段。在具体的立法上也走出了一步。最近,我国有关部门对互联网的行政管理已经做出了几个管理规定。这是对互联网进行法律规制的一个尝试,也是探索性立法的第一步。这需要我们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63.
我国犯罪构成理论以社会危害性作为犯罪构成的根本性和实质性标准,运用实质标准和推理建构出平面的四要件犯罪构成体系,但这种体系存在犯罪客体虚无化以及主客观方面的断裂等缺陷,不符合罪刑法定原则和人权保障的理念。因此,有必要引入德日三阶层递进式的犯罪构成体系。  相似文献   
64.
"无犯意则无犯人"是近代刑法理论中的重要格言,体现出了罪过原则在犯罪认定中的基础性地位。但是罪过原则作为犯罪认定的基本原则却不能应对公害犯罪中主观方面难以认知与查证的特殊性,不能有效地惩治公害犯罪。在对严格责任进行合理中国化的前提下,有必要在我国的公害犯罪认定中引入严格责任,亦有必要对严格责任的适用做出科学合理的限制,以防严格责任被滥用从而使对公害犯罪的打击陷入新的困境。  相似文献   
65.
危险驾驶罪的发生地点应当坚持公共道路说,同时实质的考察非公共道路的危险状况。危险驾驶罪之追逐竞驶的认定不必以违反行政法的限速规定为条件。危险驾驶罪属于混合的危险犯,可以追诉,特定情况下可以逮捕。另外,我国应当考虑设立危险驾驶的结果加重犯。  相似文献   
66.
对刑事诉讼价值理念的传统定位,主要为由刑事诉讼的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构成的“二元价值体系”。刑事诉讼的实现刑法目的价值侧重于犯罪的控制,而妨碍刑法目的价值则侧重在权利的保障与程序的正当性。刑事诉讼所体现的“二元价值”论,实为对两大法系诉讼模式在价值选择上的高度抽象与概括,而其背后隐藏的实质精神理念则为自由与安全。  相似文献   
67.
当前,校园犯罪问题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随着社会转型的深入,校园个体教育的不科学及缺陷性的社会化增强,校园犯罪问题凸显。在此背景下,对校园犯罪的生成机理和预防教育的适应性研究,将益于学生、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具有较好法律价值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68.
经济犯罪的危害严重,它不仅牵涉千家万户的利益,更是影响国家的经济、政治安全和社会的稳定。虽然长期以来对经济犯罪奉行重刑主义的打击策略,但现阶段经济犯罪仍呈现高发态势。深刻思考经济犯罪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可以寻找到控制经济犯罪的良策。经济犯罪产生的原因很多,其与国家的管理有很大关系。从国家管理的层面而言,应当通过实施科学、规范、严格的管理,达到控制经济犯罪的目的。  相似文献   
69.
单位犯罪刑罚理念是单位犯罪刑罚制度设计的基础。长期以来,我国单位犯罪刑罚理念基于残缺的客观说,严重影响了刑罚效果的发挥。应该提倡基于主观说的客观主义的单位犯罪刑罚理念。刑罚不仅仅是社会基于道义施加的行为强制,更应从受刑主体角度考察其实际刑罚效果,从而达到一般预防和特别预防的统一。  相似文献   
70.
"暴力"和"胁迫"作为刑法中的重要犯罪手段,一直在刑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在刑法分则中二者也经常同时出现,足见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相比"暴力"来说,"胁迫"的内容更加广泛,即包括以暴力相威胁,还包括以揭发隐私、破坏名誉、对与被害人有特定关系的人进行伤害或者其他能够使被害人产生恐惧心理的内容相威胁。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犯罪手段也有多样化和复杂化的发展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放任自流的话,会对今后的司法实践造成巨大的困难。论文从"暴力"与"胁迫"的含义及特点入手,进一步分析我国刑法中对其的规定,并进行总结和分析,将二者进行区别。指出我国刑法中关于"暴力"和"胁迫"方面的一些不足之处,并提出自己对于以后司法实践的期待以及法律修改的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