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80篇
  免费   162篇
  国内免费   78篇
教育   11821篇
科学研究   661篇
各国文化   141篇
体育   817篇
综合类   1061篇
文化理论   116篇
信息传播   70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95篇
  2021年   212篇
  2020年   283篇
  2019年   207篇
  2018年   155篇
  2017年   195篇
  2016年   188篇
  2015年   501篇
  2014年   1252篇
  2013年   1282篇
  2012年   1470篇
  2011年   1382篇
  2010年   1112篇
  2009年   886篇
  2008年   999篇
  2007年   1124篇
  2006年   996篇
  2005年   719篇
  2004年   633篇
  2003年   545篇
  2002年   463篇
  2001年   323篇
  2000年   168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231.
丹纳在其《艺术哲学》中深入地研究了文学的民族特性,认为各民族的文学以其特有的个性置身于世界文学之林,就像自然界有桔树、桦树一样自然。文学的生成要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对文学影响最深刻最经久的是民族的本能与才具——它是在血里,与血统一起传下来的;要这些本能和才具变质,除非使血变质。正因如此,丹纳将其称为精神生活的原始地层。以“文化霸权主义”为其背景的“全球化”,与深厚坚固的原始地层相比,显得那么浅薄和松软,经不起时间的刮、刨。  相似文献   
232.
王朔小说是20世纪80年代重要的文学现象,其“新京味儿”语言也同样是20世纪小说中重要的语言形象。和以往的“京味儿”语言相比,这种语言形象不提供道德参考系数,将口语、调侃作为解构价值规范的策略,以获得游戏生活的快感为唯一的目的。这种语言形象产生于中国特定的历史语境和文化转型的缝隙之中。  相似文献   
233.
从《旅途》《冬日里的套子》《谁是谁的敌人》等胡学文小说文本出发,阐述了作者对现代乡土人物因文化危机而导致的精神困境的体验与描写。  相似文献   
234.
戏剧《欲望号街车》中的象征主义和表现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欲望号街车》中,剧作者田纳西·威廉斯采取一些象征主义和表现主义的手法,以富有诗意的对话,表现人物的内心,反映了文化碰撞和阶级碰撞,表现了幻想与现实、文明与野蛮之间的冲突。  相似文献   
235.
从寻根文学的理论与实践出发 ,对寻根文学的文化主题形态加以描述。认为寻根文学作家虽然有着大致相同的追求 ,但由于作家对民族文化的不同价值取向 ,决定了他们寻根文学的不同方向 ,从而决定了寻根文化主题形态的嬗变和演进。  相似文献   
236.
民族文化交融,是历史的必然,中华各民族的文化交融由来已久,当然,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的文化交融亦在同步进行。而最广泛的交融体现在广大人民的生产劳动、衣食住行及巫术、宗教和民俗活动诸方面。  相似文献   
237.
文学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比较文学离不开比较文化。随着文学研究向文化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比较文学学科独特的跨文化研究性质也促使其向比较文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38.
《红旗谱》与《白鹿原》分别是"文革"前十七年和新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小说作品之一,在我国当代文学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两部作品的题材范围相近,都是描写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生活。但由于两位作家所处的历史时期不同、审视历史的艺术视角、表现生活所遵循的艺术原则不同,因此作品的艺术面貌和达到的艺术水准也存在着差异,表现出我国当代文学两个时期不同的创作风貌。  相似文献   
239.
ABSTRACT

A successful transition from preschool to school demands continuity in education between the institutions: continuity in pedagogy, values and institutional structures. One way to achieve continuity is to learn how to do boundary work in the borderline of two activity systems. This article examines what kinds of discourses frame the problem-solving process in the context of inter-professional collaboration. The data consists of video-recorded, inter-professional discussions in the 2012–2013 (a total of 22.5?h). The project, called Flexible Preschool and School, aims to develop a new model for a smooth transition to school. In the project, professionals from preschool and school create joint activities and co-teaching, which is assumed to bridge the gap between pedagogies and assure the continuity of learning. The professionals’ cultural thoughts in different kinds of problem-solving situations become visible in the discourses produced in the talk. These discourses describe their capacity for solving shared problems. Creating new innovations demands an understanding that complex problems require diverse knowledge. Considering the shared knowledge as valuable enough to put into practice is the way to create new forms of problem-solving. This is implemented by taking on the responsibility to be an active actor.  相似文献   
240.
不同功能文本中文化因素的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因素在不同功能的文本中起不同作用。在翻译中应恰当地处理。文章提出“三移”方法,即在表情功能文本中把源语文本的文化因素基本移入译语文本中,谓之“移体”;在以信息功能为主的文本可舍其形而释其意,谓之“移意”;在具有呼唤语言功能的文体中可将源语文化因素作适当的归化处理,谓之“移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