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43篇
  免费   163篇
  国内免费   81篇
教育   12409篇
科学研究   690篇
各国文化   141篇
体育   822篇
综合类   1080篇
文化理论   117篇
信息传播   72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98篇
  2021年   213篇
  2020年   286篇
  2019年   212篇
  2018年   159篇
  2017年   197篇
  2016年   192篇
  2015年   521篇
  2014年   1303篇
  2013年   1317篇
  2012年   1551篇
  2011年   1446篇
  2010年   1157篇
  2009年   943篇
  2008年   1043篇
  2007年   1175篇
  2006年   1059篇
  2005年   762篇
  2004年   650篇
  2003年   578篇
  2002年   480篇
  2001年   334篇
  2000年   174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对高等教育大众化问题的思考不能仅仅停留在实用技术层面上,必须进入方法论层面,也即必须进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价值取向的思考,而这是当前研究中比较缺乏的。从方法论出发,目前致力于寻找高等教育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精确关系的技术向度研究存在重大缺憾,因为它没有回答高等教育大众化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以及高等教育制度所应进行的调整,这就需要新的研究方式来补足,这个新的研究方式就是本文提出的文化向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2.
本就汉英翻译的特点及其翻译技巧,从化背景,两种语言表达上的差异等方面进行探讨,对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Chinglish作重点评析。  相似文献   
103.
当前,四川正面临成渝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特殊机遇。为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实现四川向文化产业强省的跨越,四川应以神奇神秘神妙的巴蜀文化作为文化资源整合的“金钱”,以创意产业为龙头,以“三大领域”为重点,以“四大模式”为途径,加快四川文化资源整合,做强做大四川文化产业。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发展四川创意产业,做强做大文化产业集团的十条建议。  相似文献   
104.
语言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英语教学中,文化主要指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宗教信仰,生活方式,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针对忽视文化背景知识所造成的英语教学和教材中的问题,本文将从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浅谈如何在英语教学中灌输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而不是简单地教授语言知识和技能,从而实现跨文化交际教学法。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英语学习中具有全球视野,不仅学到英语语言知识,而且学到文化背景知识。  相似文献   
105.
传统的翻译研究把翻译活动假想成一个在真空中进行的活动,但翻译作为一种文化交流的形式,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意识形态、历史、政治、经济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处于不同地位的文化交流,其表现就更为明显。全文从后殖民的角度来探讨文化失衡对翻译流量、选材及翻译策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6.
比较学具有开放性的重要特征,随着人类跨入多元共生、相互对话和相互交融的化多元主义时代,比较学特有的充满生命力的开放性愈来愈突出,并为寻求异质化的沟通和融合提供了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7.
文章从佛陀认可的审美创意着手,阐述了佛教艺术形式的发展与演变情况,进而揭示了作为佛教艺术宝库和世界文化遗产的敦煌莫高窟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8.
民族文物在保存民族的记忆和增强民族凝聚力以及民族发展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全球一体化的浪潮下,民族文化的衰亡和民族文物流失的进程大大加速。如何保护民族文物从而保护文化的多样性成为国家文化政策迫切关注的问题。《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的通过为我国民族文物的保护提供了契机和机遇。  相似文献   
109.
彭京 《怀化学院学报》2004,23(3):101-102
古文英译是翻译事业的组成部分。回顾古文英译的历程、总结经验、展望未来 ,以期有助于中西文化的交流和中西外事的交往。  相似文献   
110.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eachers' recognition of children's cultural practices is an important positive step in helping socio‐economically disadvantaged children engage with school literacies. Based on 21 longitudinal case studies of children's literacy development over a 3‐year period, the authors demonstrate that when children's knowledges and practices assembled in home and community spheres are treated as valuable material for school learning, children are more likely to invest in the work of acquiring school literacies. However, they also show that while some children benefit greatly from being allowed to draw on their knowledge of popular culture, sports and the outdoors, other children's interests may be ignored or excluded. Some differences in teachers' valuing of home and community cultures appeared to relate to gender dimens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