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30篇
  免费   106篇
  国内免费   91篇
教育   7403篇
科学研究   881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398篇
综合类   557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117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124篇
  2020年   159篇
  2019年   110篇
  2018年   84篇
  2017年   90篇
  2016年   101篇
  2015年   177篇
  2014年   561篇
  2013年   597篇
  2012年   692篇
  2011年   835篇
  2010年   594篇
  2009年   577篇
  2008年   670篇
  2007年   804篇
  2006年   791篇
  2005年   724篇
  2004年   665篇
  2003年   679篇
  2002年   463篇
  2001年   392篇
  2000年   211篇
  1999年   77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5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Caring, as a universal human phenomenon, should permeate elementary, secondary and tertiary level instruction. The practice of teaching, especially at the tertiary level, is not only substantial and procedural but relational as well. To teach with a heart is the essence that makes teaching a form of caring. When teaching is viewed as a form of caring, teachers become relational geniuses in their own right. This study is an attempt to segment Filipino college students’ views (n=1000) of their teachers’ caring behavior and their orientations as cared-for individuals. The identified clusters of teacher roles that indicate caring behavior imply that acts of teaching become acts of caring depending on how the teachers, theefficient cause of education, perform their ordinary tasks in the context ofextraordinariness. Such extraordinariness spells out a big difference in the way teachers practice the so-calledsingle loop caring or caring visibility anddouble- loop caring or caring presence. The former refers to teaching from the heart while the latter pertains to teaching with a heart. Interestingly, the extent to which teachers’ caring behavior is felt and experienced by the students positively shapes their orientations as cared-for individuals.  相似文献   
952.
传统英语写作教学的特点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瓶颈之一。随着网络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的不断渗透,网络英语写作教学的优点克服了传统英语写作教学的种种不足,网络写作教学成为可能。各种方式的网络英语写作教学为英语写作教学的开展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953.
我国处于体育教学摸索初期,改革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现代体育教师如何在未知的改革中站稳脚步,同时又要用自己的表现改变人们对体育教师的不认可态度。本文采用文献资料等方法,通过对管理学、行政管理学与体育学等学科的糅合角度出发,指出现代体育教师新形象的确立需要的素质以及更为重要的处事艺术,对促进体育在社会中的认识度和承认度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954.
谶纬是汉代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它是以天人感应为核心,以阴阳五行来解释经学而产生。谶纬盛行是与经学自身的发展分不开的,它与汉代儒生的社会地位有关,又是“学随术变”的必然。在特定的环境中,谶纬被一些人用作王权争夺的工具。王权们不断改造谶纬的功能,使谶纬限制王权的积极功能减弱,加上学者对谶纬的怀疑批判和古文经的突起,导致谶纬逐渐衰落。  相似文献   
955.
认识鲁迅     
论文针对多年来出现的贬低鲁迅的种种观点,从“知人论世”入手,列举了鲁迅生平的诸多文学创作,包括文学作品和理论文字及学术著作与译述,详加分析;更从社会活动方面,细论鲁迅对我国民主革命的贡献,特别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左翼文艺运动和革命活动的贡献,提出作者对鲁迅的认识和评价,既实事求是地肯定鲁迅的伟大历史功绩,也指出他所存在的历史局限和不足。  相似文献   
956.
开拓华语文学的灵性空间“灵性文学”的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灵性文学”这一文学概念,是基于圣经的“人论”神学,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零与超越。“灵性文学”的三个层面就是:1、有灵活人的写作;2、呈现有灵活人的思想与生活;3、启示出住在人里面的灵的属性。灵性文学创作在思想、体验、语言三个方面有其特点:神性光照的思想特质、灵性空间的创作体验、信望爱的文学语言。  相似文献   
957.
“与物为春”乃是因和谐融洽的物我关系所引发的审美体验。具体而言,它表现为“万物与我为一”与“与物化而不以心稽”。前者意味着主体消解了自我与他物之间、他物与他物之间的人为界限,主体与他物在道的层面泯然相亲。后者意味着主体与他物之间无心的顺应,主体既不以一己意志去主宰他物,亦不因功利关系而迎合他物,物我相宜无逆。庄子与物为春的审美体验,启发了中国艺术精神。  相似文献   
958.
自古以来,中国一直将农业作为赖以生存的根基。为了大力发展农业,古代的先民们大面积的开荒、毁林,以为农田之用,并且还不断的砍伐林木以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结果使得森林生态资源遭到了很大的破坏,也导致了生态危机的不断发生。为了更有效的保护森林生态资源和减少生态破坏,先民出于对自然规律敏锐的意识,渐渐形成了自觉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思想意识,并且进行了很多有益的实践。我国至少在西周时就有了关于生态环保方面的规定,并有相应的职官产生。秦汉时这些规定又得以继续发展,至隋唐时期得以完善。所以,对上述问题进行研究对于我们今天的环保工作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59.
外向型经济的迅速发展,迫切需要大批复合型、应用型翻译人才,各地方性高校也纷纷开设本科翻译专业或翻译方向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地方性高校有许多共性,因此宏观地探讨复合型、应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模式、设置最优化的课程体系显得十分必要,而构建以培养翻译能力为中心的课程模式是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和最优化的课程体系得以实现的途径。  相似文献   
960.
论科学发展观的审美蕴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既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的应答,也是对人类文明的传承和发展。科学发展观具有创新美、崇高美、和谐美、逻辑美、简洁美、现实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