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11.
南康客家话中的反问标记词"话起"是由"言说"动词引申虚化而来的,它常处于特定的重复回声问的语境之中,表"否定、意外、怀疑"等语义,比汉语普通话的反问标记词"难道"的使用范围要宽一些。 相似文献
112.
中国手语空间方向动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手语中的空间方向动词包括多向动词和单向动词两类.多向动词具有多个方向,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利用某种手形自由地向多个方向运动,或者以手指自由地指向多个方向,来表达动作的不同方向.多向动词往往同时,也是多平面的.单向动词从语义上来讲只有一个方向,与其语义一致,单向动词的手形运动方向也只有一个. 相似文献
113.
方琦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11,32(4):100-102
以往对词类的先行研究,都认为接尾词是词的构成要素之一,不同点在于接尾词的范围认定上。时枝誠誠在《日本文法口语篇》提到的用言型接尾词中,有一类是单纯用作接尾词的词;另一类是可以用作接尾词的动词.补助动词。前者给原词干添加新的意义,同时赋予了品词的变换功能,本身不具有单词的资格;后者给原词干添加了新的意义,本身具有单词的资格。 相似文献
114.
黄俐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7(4):41-43,72
一词多义是一种普遍现象,指一个词语有多种不同却具有互相联系的意义。英语言语行为动词同样具有一词多义现象。本丈通过认知语言学的意象图式、隐喻、转喻的认知手段及原型范畴理论,对英语言语行为动词的多义现象进行了语义认知结构分析。通过分析讨论,我们发现英语言语行为动词的多义结构是一个词的中心意义或基本意义向其他意义延伸或辐射的过程,是人类认知范畴和概念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5.
VNN构块式中的言语行为动词语义认知解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VNN构块式包括双宾结构和宾-补结构,这两种结构都具有给予性特征。由英语言语行为动词构成的这两种结构同样具有给予性特征。本基于认知语言学的距离象似性、客体移动方向和意象图式的分析方法,对二十七个英语言语行为动词进行了语义认知结构分析。通过分析讨论,我们发现认知语言学的这三种分析方法对英语言语行为动词构成的双宾结构和宾-补结构具有较强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116.
吉晓霞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0(2):104-108
转述动词是学术论文中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作者在转述他人的观点和研究成果时,往往通过转述动词表明作者对被转述人研究成果的态度,从而为自己建立了研究空间。转述动词是学术论文中最清晰的评价手段之一。本文重点探讨了转述动词在学术论文中的分类、作用。 相似文献
117.
徐艳平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18(8):11-13
索取式和置放式在句法上存在着一定的平行性,尤其是制约索取式和置放式句法转换的因素,更有其相似性。本对这种因素进行了分析,指出主要是音节和动词的动作性强弱限制了其句法转换。 相似文献
118.
李滨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6,7(7):67-72
本篇论文从共时平面的角度描写了闽东古田方言动词的重叠形式和变调规律,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分析探讨了动词重叠变调的语法意义。 相似文献
119.
张玥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25(5):81-83
根据认知语言学词类的典型理论和连续统有关观点来分析动宾短语(V O)的次数表达式,并通过对复现性动词、非复现性动词的定义和解释,从而指出了动词具有次量特征,最后认为典型理论和连续统有关观点具有较强的解释能力和普遍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0.
张娟 《宜宾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9):84-87
从动词的句法功能、语义特征以及其所联系的论元数量等角度,考察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七部典型文献中的342例“以”字处置式的动词特点,确定这类动词都是及物动词,并连接施事、受事、与事三论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