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85篇
科学研究   9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2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241.
英语片语动词不同于一般的动词短语。根据其组成成分可以将其分为三种结构类型,即V adv、V prep和V adv prep。英语片语动词,特别是及物片语动词,有一些独特的用法。  相似文献   
242.
《史记》动词作状语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史记》为语料,采取统计出现频率的办法,对动词作状语作定量定性的考察和分析,发现能充当状语的动词有不及物动作动词、状态动词、及物动作动词、及物性质动词四类;动词作状语其语法意义为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情态、原因、时间等;其语义指向主要是指向主语或兼语,极少指向谓语和宾语;动词状语与谓语以直接结合为主,以用连词"而"或"以"连接为辅;动词作状语与动词作定语在古代汉语中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243.
关于语义句法接口的实现问题,目前语言学界存在很大的争议。争论各方可以划分为两大阵营:先天论派和后天论派。先天论派认为语义句法接口的实现机制为先天所得;后天论派认为语义句法接口的实现机制为后天习得。文章从基于使用的理论模型视角出发,从固化、抽象、比较、组合以及关联五个维度对英语心理动词构式进行了剖析。基于使用的理论模型为后天论提供了心理现实依据。因此,倾向于支持后天论的观点。  相似文献   
244.
根据语境及表达的需要,日语自动词句有时可以译为汉语中的“被”字句。本文试图对日语自动词与汉语被动式的这种不对称的语言现象进行比较分析,以进一步探讨日语自动词独特的语义功能。  相似文献   
245.
从动词的语义特征比较日语的“V-終わる”和汉语的“V完”式的异同。首先,从两种表达方式都可以使用、两种表达方式都不能使用以及汉语动词有“V完”式而日语动词没有“V-終わる”这三种情况,考察了两种表达方式的构词在动词的语义特征上具有的共同点和差异。然后,以此为基础,从句法、语义考察两种表达方式的异同。从整体上看,动词的语义特征对日语的“V-終わる”的实现更多地在构词层面上进行制约,而对于汉语的“V完”式的使用更多地在句法、语义上进行制约。两种表达方式的异同可以从认知的角度得到一定的解释。  相似文献   
246.
情态动词在商务合同中的广泛使用不仅增强了语言表达的灵活性,又确保了合同的有效性。正确运用情态动词有利于恰当地表达情感,传递信息和促进交际的成功。因此,以“言语行为理论”作为理论框架,探讨情态动词所能实现的各种言外行为,以明确情态动词在商务合同中的语义及语用功能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47.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反映的是经过人脑的认知机制加工后的世界,并不直接反映外部世界。语言的多义性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思维方式与认知能力的体现,在人对世界的概念化和范畴化过程中,它与语言各层面功能相互作用,参与并影响着这一认知过程。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水经注》与《梦溪笔谈》中的位移动词进行多义对比分析发现,位移动词的多义性由原型意义经过隐喻或转喻的方式不断派生出新意义而形成,运用意象图式能清晰地区分出不同意义的不同位移路径。  相似文献   
248.
连动句在汉语中广泛存在,由于汉英两种语言在处理一句话中的多个动词时方式截然不同,在英译时,通过语义关系分析,厘清动词和动词短语之间的深层逻辑关系,提取谓语动词并对其他动词进行语法加工,可以使译文更符合英文表达习惯。  相似文献   
249.
通过对“很+不V”中动词的考察,发现该格式具有较浓的口语色彩;同时,动词的情感意义也决定了它能否进入该格式,在心理动词中,只有表愉快等积极意义的词才可以进入“很+不V”中。  相似文献   
250.
阻碍学习者正确选择论文体动词的因素有两个:一是多样性问题--与学习者储备的论文体动词数量贫乏有关;二是准确性问题--与学习者错误使用论文体动词有关.本文主要针对第二个方面,从语义分析角度为一些常用论文体动词勾画出一个概念框架,以期帮助外语学习者在学术论文写作中恰当使用它们,并且为这类动词的分析、学习提供一个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