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72篇
科学研究   7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1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以《现代汉语词典》为封闭性语料库 ,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抽取近 30 0 0例 ,对动词、形容词义位中所隐含的语义角色进行分析与研究。从语义功能角度上 ,语义角色可分为 :施事、受事、与事、成事等 1 1类 ;从多少及性质型上可分为 :有定一元角色、无定类角色、有定类角色 ;隐含语义角色具有被依赖性特征、聚合性特征、互补性分布特征和交叉性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22.
示范性高中体育课程"三修"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了示范性高中“三修”体育课程模式,即“高一精选内容普修 高二模块选修 高三项目层面的自由选修”的递进式的设计。“三修”模式有利于贯彻新课程标准5个领域即运动参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运动技能的目标。  相似文献   
23.
古汉语中的重要虚词"之",在上古汉语中常用作近指代词,表示"此、这"意义,这一用法在贵州方言中仍在使用;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通过分析比较"之""这(這)"的字源及近指意义词源,认为"之"并非普通话"这"的方音读法,贵州方言中"之"作近指词语是古汉语词义的遗留;而本方言中将普通话中的"这些、这个、这时、这里、这样"等"这"类语词读作"之些、之个、之个时候、之点、之个样子"等"之"类词,是一种同义换读现象。  相似文献   
24.
“有点(儿)+‘小+adj’”作为近几年出现并流行的格式,其组合时的临时性特征以及丰富的语用意义使得它成为青年群体的口头禅。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定量与定性分析,从音节、语义特征、形容词的属性三个方面探讨了该格式中adj的语义特征以及该格式语用意义的成因。  相似文献   
25.
基于翻译汉语和原创汉语可比语料库,对翻译汉语中的指示代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指示代词在翻译汉语中均体现出显化特征,文体因素对显化总趋势没有影响,但对显化程度有一定影响。对谓词性指示代词"这…"的个案研究表明,翻译汉语中"这…"显化比较明显;"这…"在非文学翻译汉语中呈现出明显的显化特征,但在文学翻译汉语中却没有明显的显化特征;"这…"在"一般"和"学术"类文体的翻译汉语中呈现出明显的显化,而在"新闻"和"小说"类文体的翻译汉语中没有呈现出差异。本文从翻译目的与策略以及英语源语透过效应两个角度讨论了显化的动因,也对"这…"在翻译汉语和原创汉语中差异不明显做了一些解释。  相似文献   
26.
社区实证调查是对社区进行研究分析的基础,一直以来都受到社会学家的重视.本文秉承这一优良传统,以四川省麻柳村社区为例,运用社区研究的实地调查理论及方法来具体阐释农村社区干预的基本过程,并在此基础之上,希望能将此过程或模式推广到与之条件相类似的西部农村社区的研究和建设.  相似文献   
27.
高云 《科教文汇》2012,(19):138-139
本文针对学生学习法语形容词时所遇到的疑问和困惑,从分析法语形容词的类别入手,介绍了各类形容词的使用位置及特殊情况。  相似文献   
28.
本文从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的实例引入旁指问题的研究价值,并从功能的角度给旁指重新下了定义,此外还论述了与旁指相关的术语以及旁指代词的归属情况。  相似文献   
29.
状态形容词“好端端”和其他的ABB式状态词不同:由于它在词汇化过程中,词缀“端端”的“语义滞留”使它不论作何种句法成分,都要求与含有“出乎意料”语义的“对比句”同现,我们称之为“好端端”的“反预期语义标记功能”。“好端端”在共时平面上呈现出的句法位置之间存在着历时平面的语法化过程,从先到后:作谓语《作状语》作定语,各个句法位置出现的使用频率从左至右依次递增。另外,“好端端”与数量短语搭配时的所处位置前后的不同,也会对表达的主观性程度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30.
从语法上说,程度副词“太”之后的褒义形容词有两类:一类既可以表示程度极高,用于赞叹,又可以表示程度过分,用于表达说话人的不认同;另一类只表示程度极高,用于赞叹。本文试着在句式变换理论、语义特征理论和形容词配价理论的指导下,对这两类褒义形容词进行区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