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33篇
  免费   130篇
  国内免费   98篇
教育   2210篇
科学研究   963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86篇
综合类   243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15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98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140篇
  2014年   211篇
  2013年   236篇
  2012年   311篇
  2011年   334篇
  2010年   241篇
  2009年   209篇
  2008年   248篇
  2007年   272篇
  2006年   237篇
  2005年   196篇
  2004年   163篇
  2003年   124篇
  2002年   109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ABSTRACT

The historiography of child guidance has focused primarily on the United States, where it first developed before travelling across the English-speaking world. The rapid expansion of child guidance in the interwar years was enabled by private philanthropy, which provided fellowships to foreign professionals to study in the United States. This article focuses upon the transnational transfer of child guidance, the dynamic psychology on which it was based, and the accompanying psychopathologisation of child-rearing culture to a non-English speaking country, the Netherlands. First, it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 guidance and the reception of dynamic psychology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Britain. Next, it analyses the transfer to the Netherlands. It turns out that the Dutch did not copy the American model, but adapted it to fit their conditions and created a more diverse child guidance landscape, in which educational psychology played a less important role than child psychiatry.  相似文献   
952.
The recording of cultural heritage objects' data and information is constructed throughout the registration of different media items, which function as an anchor of the original object in digital space. The article investigates the application of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the organization of information related to the visual works, on the base of the identity of their single constituent elements. The framework is, then, used for the formalization of an ontology which is constructed as an extension of CIDOC-CRM. The result is tested with information gathered over the Asinou Church in Cyprus, expressed throughout an ontology for recording propositions over the iconographical attributes and the characteristic of images.  相似文献   
953.
为探求中国股票市场与干散货航运市场的动态相关性,运用DCC-MGARCH模型和向量自回归(Vector Auto-Regressive,VAR)模型对上证综指和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altic Dry Index,BDI)进行分析,发现这两个市场之间存在信息溢出现象,具有较强的动态相关性.作为重要纽带的上证综指与BDI之间的动态相关性是制定海运运价不可或缺的因素,也可以作为金融资产定价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54.
针对集装箱运费与其衍生品价格偏离和对衍生品将加剧运价波动的担忧等问题,建立DCCMSV模型研究集装箱运费与其衍生品收益率动态相关性和风险溢出效应.实证分析发现:集装箱运费与其衍生品收益率存在稳定的正相关关系,总体相关性不高;收益率存在双向引导关系,现货对衍生品的引导较为明显;波动性存在正的双向溢出效应,现货对衍生品的溢出效应比较明显.这种波动溢出效应证伪了"衍生品加剧运价波动"的说法,说明衍生品市场能更快地对信息作出反应,具备更加高效的价格发现功能.  相似文献   
955.
[目的/意义]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信息呈爆炸性增长,其动态性也越来越强,竞争情报面对的动态数据问题日益突出。探讨其特点与分析方法,有利于进一步完善竞争情报工作。[方法/过程]将网络动态信息与静态信息相比,分析网络动态信息的含义和特点,指出它的竞争情报价值及其所带来的影响,并概述网络动态信息在企业竞争情报工作中应用的方式方法。[结果/结论]网络动态信息的监测有利于提高竞争情报收集的超前性与效率,动态信息的过滤与整合有利于促进竞争情报组织的有序化,动态信息的挖掘分析有利于提高竞争情报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56.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思维的本质是在概念系统中跨概念领域的映射过程。混沌是由非线性系统产生、对初值极为敏感、a具有内在随机性的非周期运动。本文运用混沌理论深入分析概念隐喻之间的自相似性,认知隐喻的始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的动态、非线性的吸引子状态,以及影响认知隐喻生成的各要素所反映出来的自组织复杂性,证明了利用混沌理论研究认知隐喻的可行性及其对认知隐喻加强跨文化研究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57.
动态能力强调企业的发展与环境相匹配,这一过程需要持续的创新支持。技术与市场的发展推动了创新范式的转变,企业与多元化的创新参与者联合在一起嵌套在密集互动的网络中实现创新获利。网络化创新打破了组织界面,是基于资源跨组织边界流动的价值创造和分享,知识创造和网络嵌入构成企业动态能力的微观基础。企业一方面面临由知识基础性风险带来的知识发现、整合及转化的压力;另一方面面临由嵌入属性带来的网络开放度、权力、控制的压力。基于压力筛选的逻辑,企业动态能力向两种机制拓展:一是以跨组织的知识识别、创造和获取为核心的学习能力机制,二是发展、维护和支配组织间联接的网络能力机制,由此构成网络化创新下企业动态能力模型。  相似文献   
958.
以介词“连”为标记的句式,是汉语一种特殊的句式,形成了独特的框式结构“连……都/也/还……”。“连”具有介引功能,引进强调对象,形成了五种结构模式。对这五种结构模式进行详细描写,既分析了句式形成的限制条件,又归纳了构句的规律,探讨了“连”字句的理据性。不同语境下的“连”字句的情景语义是不同的,可以把“连”字句的情景语义归纳为五种类型:强调义、隐含比较义、包括义、极性义、推测义。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们既要重视“连”字句的形式,也要重视“连”字句的情景语义,这样才有利于外国留学生习得汉语“连”字句。  相似文献   
959.
被动句包括意念被动句和被字句,一直是汉语研究的热点之一,并已取得丰硕成果。被动事件的表达决定于汉语使用者对事件的“正常—异常”判断,异常事件倾向于采用被字结构,而正常事件一般采用意念被动句。异常事件被字结构的语义特征具有双重性:显性的遭受义和隐性的认定义。在“被时代”语境下,近几年出现了新型被字结构“被+X”,从形式上突破了传统被字结构的“被+及物动词”形式。显性的遭受义使得形容词、名词和不及物动词可能进入被字结构,而认定义的显性化,使得大量新型认定义被字结构产生。这种新型被字结构是在遵循句法—语义相宜性原则基础上产生的。  相似文献   
960.
酌定情节是刑法规范文本的重要组成部分,酌定情节裁量是量刑规范化改革的重要内容。目前,酌定情节的裁量面临着酌定情节内涵不清、适用规则不明、裁量机制不健全等困境。酌定情节裁量规范化和动态化的提出,旨在化解酌定情节裁量困境,为正当有序地适用酌定情节开辟新的道路。从静态的规范思维分析,酌定情节内涵及其适用的规范化是应有之义,即酌定情节是特定时空下基于犯罪人、犯罪行为、被害人及其行为、刑事政策等能够反映犯罪整体严重程度的事实;从动态的司法运作分析,在司法场域内建立开放、平等和正当的动态博弈机制,乃是酌定情节裁量过程和结果正当合理化的机制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