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69篇
  免费   186篇
  国内免费   190篇
教育   4535篇
科学研究   781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262篇
综合类   420篇
文化理论   9篇
信息传播   13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101篇
  2020年   128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108篇
  2015年   224篇
  2014年   487篇
  2013年   400篇
  2012年   485篇
  2011年   487篇
  2010年   423篇
  2009年   359篇
  2008年   408篇
  2007年   411篇
  2006年   423篇
  2005年   337篇
  2004年   281篇
  2003年   228篇
  2002年   211篇
  2001年   156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三段论是学创作中的一种审美叙事手法。《白鹿原》成功地将传统故事叙事三段原理创化为审美三段论。人物塑造三段论在发展中塑了鲜活的人物形象,展示出复杂的人物性格,挖掘出人物命运的悲剧意义;情节演进三段论通过丰富复杂的意象情节变化强化了作品的可读性,探寻到人物的心路走向,展示出广阔的社会生活和历史真实;主题意蕴三段论在社会事物的互动发展中揭示了民族化心理的演变轨迹,反思和建构了民族化。  相似文献   
222.
美学的生态学时代:问题与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美学的生态学时代的来临 ,已经为多种文化表征的出现所决定 ,也由此呈现出深刻而又丰富的问题性。作为一种崭新的理论型态 ,生态美学的深刻性首先在于它所拥有的价值立场与理论向度 ,它是从一种新的存在观的高度思考人与世界之间的审美关系 ;生态美学所显示的问题性 ,还体现了从本体构成方面对美学学科的深刻改造与整合 ,有利于维护美学的完整性 ;另外 ,生态美学是从“尊重”、“爱护”与“亲和”的立场上去建构人类多种关系状态 ,这对重建美学的存在论根基及诗性智慧、促进美学学科的健康发展等 ,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23.
大道论的生态美学认为,自然在其本真存在的意义上就是原始本真的自然生态美。它乃是大道在自然中隐蔽的敞开,或者说是大道在自然中如实呈现的有无之境。作为整体自然美的天地之"大美"和作为个体自然美的万物之"众美",是本真生态自然美的两种形态。自然有无之境的破裂,造成了本真自然的解体并最终导致了自然的人化和人化自然美的逐步升级。人化自然美是一种非本真非生态的自然美。生态自然美及其有无之境的现代意义在于,启示我们超越出人化自然美的囿限,重新发现和进入自然美的本源之域,在与自然的先天本然的和谐中重建更具本真性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224.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中国商业足球由于新闻媒体的宣扬,亿万球迷的忠诚,足球赛制的改革,足球健儿的拼搏,企业团体的赞助,正在展示着她无比诱人的美学魅力。  相似文献   
225.
论中国武术美学思想的内涵与特征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中国武术具有丰富多采的“美学”思想和价值,在内容上带有极为浓厚的民族审美意识。德艺、形神、刚柔、和谐构成武术美学朴素的辨证思想的基本特征。从而在陶冶性情、丰富情感、满足愉悦等方面显示了独特魅力与技战观、体用观、德行观共用,构成了中国武术的整体思想  相似文献   
226.
Abstract

Attitude models have been widely applied to na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 to ensure responsible environmental behavior. For a variety of applications, the causality among selected antecedents, such as knowledge of environmental issues, locus of control, attitude, personal responsibility, and intention to act on responsible environmental behavior has not yet been tested empirically. A hypothesized causal model based on Hine's (1986) model on responsible environmental behavior was developed. The data from 523 visitors to the urban forest trail in the Kwang-Reung Arboretum, Korea, during September 1995 were used for testing the suggested causal model. Path analysis using the LISREL program tested the model fit and statistical effects of variables. In terms of the effects on intention to act, locus of control and attitude are more important than knowledge and personal responsibility. 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in order to enhance responsible environmental behavior,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systems need to focus on changing the internal locus of control. Several recommendations, limitations, and 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227.
全球的技术产业都处于生态学转向中,要实现这一转向,达到人、技术、自然的和谐,对传统的技术创新进行反思就不可或缺。传统的技术创新哲学的困境在于机械还原论和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而生态学转向运动是实现突围的必然抉择。因此,生态学转向要在技术创新体系的各层次展开,才能彻底完成转向。  相似文献   
228.
在埃塞俄比亚加里农业示范区的生态恢复项目中,树种选择至关重要,必须充分考虑了不同植物品种在不同农业气候带,海拔区域,在景观中的特殊生境,土壤要求,抗旱能力等因素。本文建立了植物品种选择模式,该模式体现了控制水土流失和实现生态恢复的一种观念。  相似文献   
229.
目前因能源和环境问题,发展生物质洁净能源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陇东南地区植物生物质资源丰富,具有开发利用植物生物质能的物质基础。尽管陇东南生物质能转换技术市场化还面临着一些障碍,但开发引进、推广应用植物生物质能转化技术还是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230.
中国古代道家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十分重视。道家崇俭抑奢、尚自然、欲无为,顺应万物自然变化的本性。这种克己无为的观念正是源于道家对人、社会、自然同源同构,天人合一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