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9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9篇
教育   686篇
科学研究   108篇
体育   86篇
综合类   70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3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100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郴(州)资(兴)桂(阳)因其地理位置的关联性,使得三个城市之间的关系变得日益紧密.通过分析郴资桂经济圈的可行性、必要性,为该区域的构建提出相关构想与格局.  相似文献   
982.
马保国与王庆民的格斗赛属于跨界格斗。从本质上说,跨界格斗是对体育精神的一种背离。从观剧学的角度看,跨界格斗是喜剧而非悲剧。跨界格斗显示了中国人喜好热闹而不爱科学的习惯,反映的是中国人的社会性好奇心。跨界格斗有充足的人类学意义,而无任何体育学的意义。其所体现的是一种人在自然形态下的假设能力,而非体育语境中的比赛能力。跨界格斗的文明性要大于文化性,娱乐性大于体育性,假设性大于实践性,仪式性大于自然性。  相似文献   
983.
科技创新是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源泉和不竭动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国家布局的四大城市圈之一,是唯一一个地处西部内陆的地区,肩负着在西部形成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的重大历史使命。但与东部其他三个经济圈相比,成渝双城经济圈面临经济实力不强、创新力量相对薄弱、人才资源不足、地方投入不够等问题。作为西部地区本地高校,如何在欠发达地区生存发展并助力支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共赢发展的路径和模式是什么。本文比较分析了世界著名城市圈(群)发展历程和当地高校之间关系及发展路径,探索地处西部的本地高校(探讨对促进区域科技创新强相关的成渝地区高校)科技创新驱动成渝双城经济圈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以期为成渝双城经济圈发挥比较优势后发跨越赶超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84.
区域创新共同体是一个超越一般性区域创新府际合作机制的新提法,是综合政府与市场两种机制的模式探索,对于深化府际合作和区域创新理论具有积极意义。从府际合作理论出发,提出区域创新共同体的概念界定,从宏观、中观、微观角度分析了区域创新共同体的生成机制,搭建了区域创新共同体理念下的府际合作框架。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为例,从府际间政策协议和专利合作两个维度进行了区域创新共同体的府际合作研究,发现在政策合作方面参与度较广但合作紧密度不高,专利合作呈现极核效应,域内外专利合作不平衡,行政层面的合作机制还需进一步落实到具体的创新研发合作中。最后,从共同体意识、合作网络、府际创新合作“多核”模式和一体化的创新政策支撑四方面提出提升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