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88篇
科学研究   9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以香菇菌种进行液体发酵得到的香菇菌液和市购奶粉为原料,通过乳酸菌发酵制备香菇菌液酸奶.并将此酸奶与原味酸奶和香菇子实体酸奶的多糖、粗蛋白和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含量进行比较研究, 结果表明香菇菌液酸奶比原味酸奶和香菇子实体酸奶营养成分高出很多. 该酸奶营养丰富,口感较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2.
香菇自然资源较少,人工固体栽培及存在生产周期长等问题,为此,将三元能量应用于菌种选育,明显加快了生长速度;采用液体培养,获得的菌丝代替固体栽培的子实体,缩短了生产周期,加入其它配料,研制的保健饮品经动物实验证明,能明显提高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63.
食用菌害螨江西新纪录——速生薄口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导了食用菌害螨江西新纪录-速生薄口螨的生物学特性,并提出了一套初步的在实践中证明是行之有效的综合防治该螨的措施。  相似文献   
64.
桔皮黄色素的提取和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乙醇浸取法从新鲜桔皮中提取脂溶性黄色素,测得紫外可见光谱λmax为425nm。在不同条件下测其425nm吸光度,试验色素稳定性。得知:日光照射或长时间室内光照以及与较高浓度氧化剂接触将使色素有所退色,色调不变;无溶剂受热使色素破坏严重;还原剂、酸、碱、食盐、蔗糖等对色素无明显影响。认为脂溶性桔皮黄色素作为食用色素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65.
绿原酸、木犀草素苷是金银花植物特有的且具有清热解毒、增强人体免疫力等功效的保健药用成分。实验研究了金银花茎藤培养基培养香菇子实体中的蛋白质、香菇多糖以及绿原酸、木犀草素苷等的含量状况。实验证实,以金银花茎藤等为主要原料培养香菇,其蛋白质含量略高于栎木屑培养基,其特有的香菇多糖含量基本没有变化,同时含有较高浓度的金银花植物所特有的绿原酸、木犀草素苷等保健药用成分,赋予了香菇新的药用保健价值,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66.
地下室生产平菇,促进平菇增产的有效措施有多种,包括采用混合培养料、活化菌种、覆土栽培、菌筒补水等,多种因素刺激可使子实体发生数目和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67.
以香菇和鱼块为主要原料,研制了香菇菌汤产品,考察了熬制时间对菌汤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以鱼块煮制底汤,加入香菇微沸熬制25 min ,可制备高品质的香菇菌汤产品。其菌汤中多糖含量68.0μg/mL ,蛋白质含量21.0 mg/mL ,氨基酸含量2.1 mg/mL ,呈味核苷酸含量45.0μg/mL ,营养物质和滋味物质的含量高;通过感官评价,香菇菌汤香气浓郁,鲜美可口。  相似文献   
68.
根据非平衡态热力学和相平衡理论,建立了香菇热风干燥内部传质模型、传热模型,该模型充分考虑了传热与传质之间的相互藕合关系,进行香菇干燥传质模拟计算,并与干燥试验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模拟值和实测值十分接近,二者的最大相对偏差小于7%,模拟结果符合对流干燥中多孔介质内部水分迁移规律,以及干燥过程中产生的表低内高水分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69.
介绍了连云港市食用菌生产的特点,分析了连云港市食用菌生产的有利因素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食用菌产业的思路和对策,其重点是加强政府的领导与引导,大力引进专业人才,实施科技兴菌。  相似文献   
70.
唐丽萍  杨祝良 《资源科学》2014,36(2):282-295
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整个流域地形复杂、生境多样,孕育了极为丰富的真菌资源。本文介绍了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真菌资源的研究历史和分布特点及近年来在该地区发现的一些重要真菌物种。该区真菌资源研究始于十九世纪末,并陆续出版了不少有价值的地区性真菌资源的专著。近30年来的研究更加深入而系统,主要涉及担子菌类,如木耳目、花耳目、蘑菇目、红菇目、牛肝菌目、外担菌目、多孔菌目等,也包括了子囊菌中一些类群,如盘菌目。在过去十余年的时间,在该区仅大型真菌就发现了150余新分类群。因气候及小生境差异,在流域内不同的地区真菌区系成分存在明显的不同:上游地区的灌丛中及草甸上以病原真菌和腹菌类多见,寒温性针叶林下的代表类群则以寒温性大型真菌成分为主;中游地区的常绿阔叶林和暖温性针叶林下主要是温带至亚热带的代表类群;下游地区和湄公河流域气候湿热,以热带成分较为普遍。加强该区域真菌资源的深入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同时也具有为经济发展服务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