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35篇
  免费   211篇
  国内免费   84篇
教育   14343篇
科学研究   542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306篇
综合类   536篇
信息传播   300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168篇
  2021年   296篇
  2020年   418篇
  2019年   290篇
  2018年   214篇
  2017年   233篇
  2016年   240篇
  2015年   327篇
  2014年   807篇
  2013年   1322篇
  2012年   1258篇
  2011年   1255篇
  2010年   918篇
  2009年   800篇
  2008年   1002篇
  2007年   1184篇
  2006年   1152篇
  2005年   958篇
  2004年   911篇
  2003年   820篇
  2002年   566篇
  2001年   414篇
  2000年   217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41.
学习型社会是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在我国,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学习已成为国人之必需。承担着社会教育职能的图书馆在学习型社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功效。公共图书馆应该抓住这一契机,充分发挥和完善其教育职能。  相似文献   
42.
刘宝民 《图书馆杂志》2004,23(10):45-46
本文以分析数学阅读现状、规律为切入点,从更新观念、馆藏推荐、激发兴趣、研究性学习等方面对数学及其他理科阅读指导的实施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3.
开展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必要性已成共识,但教学观察与调研表明,在数学课堂上,大部分学生数学探究精神匮乏、探究能力低下,对探究的策略与方法十分生疏,教师因学生探究费时和教学用时紧张,无法给学生腾出充裕的思考时间。合理开展数学探究式教学,必须正视以上课堂教学实情,依教情时常开展探究示范教学,让学生掌握探究的策略与方法,依学情在学生探究时点拨激励,助其形成主动探索的能力与习惯。  相似文献   
44.
我国教育智慧研究经历了起步期、迅速发展期和深化拓展期,并在理论研究、专业研究机构形成、成果交流与传播、实践反思和总结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但同时存在学理依据不足、概念模糊、构成要素不明、行动逻辑认识不足等问题。以量化考评为主的管理体系、凌乱而超负荷的教育要求、功利性的专业伦理、教师的工作惯性等现实障碍影响着教育智慧的生成及应用。深入推进我国教育智慧研究,需要加强元研究层面的反思,并重构教育智慧研究的方法论;应重视智慧教育背景下教育智慧研究的新课题,并加强对"卓越教师"教育智慧的探索。  相似文献   
45.
1958年颁布的《国防教育法》对认识二战后美国的教育变革有重要意义。但长期以来研究者都视其为对"苏联卫星事件"的回应,是冷战时期国防政策的重要内容。笔者通过对文献的重新发掘与分析,指出两者之间不存在必然联系,这场教育改革不是"刺激-反应"模式的产物;此外,该法案立法过程中的焦点问题是对联邦政府干预教育权限的再讨论;法案通过后,在宣誓政治忠诚和学术自由问题上也受到广泛批评。国家安全不能概括法案的全部,至于联邦政府如何干预教育,以法案为代表的每一次讨论本身就是答案。  相似文献   
46.
本文是美国"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学改革研究之三,主要介绍在这场改革中美国学者和教师创造的行之有效的实践和方法。全文共九部分。第1~3部分介绍相关文献、科学基础和大学教学有效性双因素假设。第4~6部分介绍由科学研究、受生活与职业发展影响和由经验总结而产生的实践与方法。第7部分是SC方法论,讨论了"SC方法树"、"3650"框架和5个"方法论误区"。第8部分是关于SC改革的未来,介绍了颠覆性创新概念和两所创新性学校。文章特别强调了设计在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中的核心作用。好的设计能把SC原则贯穿教学实践,能结合学生实际,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由于原文较长,故分为上下篇发表。上篇包括前四部分,下篇包括后五部分。  相似文献   
47.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大学生群体出现了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社会责任感缺乏等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正面临着严峻挑战。因此,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困境的成因,并寻求教改策略,是当前摆在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8.
This paper studies the effect of the integration of students with 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 (SEN) on the academic achievement of their peers without SEN. This achievement is measured using performance in standardized reading and mathematics tests. The study also evaluates the effect of a policy that recognizes and increases resources for 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 that had not yet been considered and improves education provision protocols for students with SEN. Using administrative data and standardized test scores, we constructed a panel that follows a cohort of students before and after the reform, determining for each individual and year whether the class to which he/she belongs has any students with SEN. Our identification strategy employs panel data with fixed effects at the school, individual, and time levels. Estimates show that, on average, having a peer with SEN in the classroom has a negative effect on the academic performance of students without SEN. However, these effects are small and decrease, or even vanish, once better inclusion policies are in place.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effect on peers is almost totally canceled when more resources are provided and when adequate treatment and support protocols are implemented.  相似文献   
49.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规划了未来10年中国教育改革发展要实现的目标。要增强本科办学意识和质量意识,必须认真学习高等教育的有关文件精神,切实抓好教学管理工作和科研管理工作,才能实现从专科层次到本科层次的跨越。  相似文献   
50.
This article describes a study that aimed to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 ‘Will a programme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the area of special and inclusive education be effective in achieving attitudinal shift in teachers?’ Forty‐eight teachers who were enrolled on a Master's programme in Special and Inclusive Education were surveyed via a questionnaire at the beginning and end of a ten‐week introductory module. The results indicated overall attitudinal shift and attitudinal shift for four categories of inclusion to suggest more positive attitudes at the end of the module, compared with at the beginning. The implications for providers of pre‐ and in‐servic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courses for teacher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