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2篇
教育   892篇
科学研究   51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77篇
综合类   49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2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116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relationship among sex, attitude toward intelligence, and self‐estimation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for self and parents among Portuguese adolescents in secondary schools. Two hundred and forty‐two adolescents estimated their own and their parents' IQ scores on each of Gardner's 10 multiple intelligences: verbal (linguistic), logical (mathematical), spatial, musical, body‐kinesthetic, interpersonal, intrapersonal, existential, spiritual, and naturalistic. They also answered six simple questions concerning intelligence and intelligence tests. There were various sex differences in self‐estimated IQ: males rated themselves higher on overall, mathematical, spatial, intrapersonal, spiritual, and naturalistic IQ compared with females. Multiple regressions indicated that verbal, logical, and 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 were significant predictors for self and parents overall IQ estimations. Factor analysis of the 10, the 8, and the 7 self‐estimates scores did not confirm Gardner's classification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Males were more likely to believe in sex differences in intelligence than females. Results are discussed in terms of the growing literature in the self‐estimates of intelligence, as well as limitations of that approach.  相似文献   
102.
出生性别比的统计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试图突破"出生人口性别比计算必须依据大样本"的观点.在限定条件下,采用小样本推断方法,借助统计质量控制,对出生人口性别进行实时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103.
通过对近十年来相关资料的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女运动员经期进行大强度训练易引起性激素水平显著性变化,尤其是月经期不良生理反应较大,经期进行中强度训练不但不易引起不良的生理反应,而且对运动有益。最后,提出一些可行性预防措施与建议,以供教练员与运动员参考。  相似文献   
104.
徐坤的小说始终关注的是女性作为“第二性”在男权社会的遭际和抗争。无论是书写精英知识分子女性的《春天的二十二个夜晚》,还是关注底层草根女性的《野草根》,作家透过对爱情婚姻的审视,描摹了女性在传统性别秩序中的挣扎、无奈与绝望,在深层的心理与伦理结构中,反思男女两性整体在社会上的位置与关系。  相似文献   
105.
大学生就业的性别差异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女大学生就业难,客观上主要有传统性别差异思想、就业需求岗位矛盾、专业选择过于集中、狭隘用工成本核算等方面问题;主观上包括性别差异造成的女性生理弱势、传统思维方式成为女性就业瓶颈、能力指标与市场需求存在差距、不良个性心理影响积极就业动机等。相应对策,即社会要树立平等选择观念、创造平等竞争条件;高校有关部门要为女大学生就业创造条件、提供服务;女大学生自身要扬长避短、完善素质、重塑形象等。  相似文献   
106.
男女言语及行为差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男女言语及行为的差异进行实例分析,并从夸赞、恭雄、道歉及社会衡量标准等不同侧面加以概括和说,进一步探讨了产生差异的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并着力以科学为依据,从心理语言学、语用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和归纳,希望对解决性别歧视及社会对男女的双重判断标准等问题能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7.
林语堂是劳伦斯在中国的“知音”,劳伦斯在自然观、性爱观、女性观等的主张以及他在小说的艺术表现手法等方面对林语堂的小说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8.
教师的核心价值体系和职业行为方式的形成,是其角色认同与职业操守共同作用的结果,角色认同和职业操守构成了教师文化的灵魂。大学教师角色的背离以及职业操守的沉沦是当前我国大学教师文化颓丧的集中反映。角色的迷惘导致了目标与行动的错位与错误,其结果是操守的沦丧和事业的受阻。我国大学教师文化建构的根本路径是回到大学教师的本分上,并捍卫学术尊严和推动学术发展,而营造和呵护自由之境,是我国大学教师文化建构的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109.
本研究探讨了性别对网络课堂中学生间冲突程度的影响。研究者首先检查了文化和冲突间的关系,并且对性别和冲突间的关联做了文献分析,接着具体探索了生理和非生理性别(sex,gender)、网络学习经验(所上网络课程的多少),和冲突在网络学习环境中的关联。虽然研究男女性别和冲突的文章有很多,但研究更深一步探求抽象性别(即gender,非生理性别)对冲突程度和态度的影响。研究中采用了专门研究性别和冲突的问卷调查工具。  相似文献   
110.
《尤利西斯》以性心理描绘的大胆与细致而闻名。文章通过对小说主人公布卢姆变态性心理的展示,说明了布卢姆的受虐癖主要表现在肉体和精神两个方面,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乔伊斯描写变态性心理的作用与意义,这就是:唤起人们对性心理变态者的重视,以纠正对这个人群的种种偏见,正确对待具有变态性心理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