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1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1827篇
科学研究   216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63篇
综合类   82篇
信息传播   57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149篇
  2013年   304篇
  2012年   191篇
  2011年   204篇
  2010年   124篇
  2009年   90篇
  2008年   103篇
  2007年   110篇
  2006年   108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较多研究验证了变革型领导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但二者之间的中介作用机制研究还较为缺乏。通过对一家企业223位基层经理的调查,应用因子分析、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变革型领导与工作满意度显著正相关,情绪智力在变革型领导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建议企业高层应该努力培养基层管理者的变革型领导风格,并且对其情绪管理要给予更多的关注,进而提高他们的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2.
未来战争的较量,军人心理素质将发挥重要的作用。目前对心理情绪稳定性的衡量、训练还停留在定性层面,如何量化军人的心理情绪稳定性,强化心理情绪稳定性训练,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军人心理情绪稳定性测试仪通过采集受测试军人的心理情绪稳定性数据,经过科学的统计、计算、比对,通过心理测试科学算法来量化个人的心理情绪稳定性、认知能力等心理参数,从而准确评估受测者的心理素质,为进行心理训练和辅导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33.
20世纪80年代初,张洁发表的小说《爱,是不能忘记的》,曾引起很大争议,对立双方主要从婚姻道德角度进行褒贬。1990年代,此小说又被评论界从女权主义角度重新阐释。到了21世纪,人们又开始呼唤其中所表达的理想爱情。该文通过对其过往研究的总结分析,认为它既不限于道德探讨,也不单纯是女性意识的觉醒,而是人类情感困境的诗意表达,具有生命本体论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4.
史莹 《科教文汇》2014,(16):125-126
情感因素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无论是对于主动传授知识的教师,还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学生,都只有把握好个人的情感,才能更好地进行沟通交流。教学活动过程中,尤其是教师,只有合理把握移情这一因素,才能保证将积极的情绪传递给学生。因此,本文根据笔者的工作经验,主要就移情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的重要性及其相关应用进行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35.
方玉清 《科教文汇》2014,(24):168-168
研究教材是提高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的前提。八年级《物理》(上海版)教材围绕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程目标,通过正文和“信息窗”、插图、“本章练习”、“作业”等栏目将德育素材渗透其中。这些素材可以划分为爱国主义教育、科学精神教育、研究方法教育、成长成才教育、综合素养教育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6.
胡海瑛 《科教文汇》2014,(29):125-126
本文主要阐述了演奏者在演奏时其情感表达的方式是非常重要的。丰富的情感表达才能使观众“情动之中”,才能够让丰富多彩的古筝艺术得以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37.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不断深入,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内容也在不断发展变化。新形势下,学生群体更加多样,个性特点更加明显,辅导员的工作重点由关注班级日常事务转变为关注学生心理变化,这种变化要求辅导员能够运用倾听技巧,与学生进行情感沟通,更好地推进“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  相似文献   
138.
在宋代时期,很多词人创作了大量以悲秋为主题的词作品。本文,对以悲秋为主题的宋词的情感模式进行解读,阐述了这些悲秋词的形成进行探源。  相似文献   
139.
针对网络远程教育因教学行为上的时空分离,存在师生双向交互困难及情感交流缺失,严重影响学习者的认知学习能力的发展,甚至对心理健康产生危害等难题,根据建构主义和自主学习理论以及元认知理论的基本内容,针对网络远程学习者的有效学习方法、学习环节及学习策略等三方面,设计与构建"和谐人机情感交互的网络远程教育系统"的理论依据,并从系统开发与应用实际,给出了这些理论如何科学地指导"和谐人机情感交互的网络远程教育系统"研发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140.
A wealth of literature has identified that children with behavioural, emotional and social difficulties (BESD) and their families are frequently stigmatised due to the perceived controllable and ‘invisible’ nature of this special educational need (SEN). Yet little research has considered the impact of this stigma on another group of individuals, educational practitioners employed in BESD schools. This is despite these professionals working in close contact with pupils with BESD, a heavily stigmatised group, on a regular basis. This paper therefore, details a study which explored perceptions of stigma specifically with educational professionals employed in schools for pupils with BESD.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with nine practitioners (including head teachers and class teachers with additional responsibilities) were conducted, all of whom had worked within the BESD sector for at least 10 years, with data being analysed via Interpretative Phenomenological Analysis (IPA). Findings revealed how educational practitioners employed in BESD schools experienced courtesy stigma, with many not being perceived as ‘proper’ teachers due to a discourse of care surrounding BESD. Other professionals reported much confusion from their mainstream colleagues and other individuals about how they could want to work with such ‘challenging’ pupils. This courtesy stigma was linked to the wider stigma surrounding BESD schools, which were often ignorantly perceived to be full of ‘bad boys’ or ‘absolute horrors’. This paper concludes by considering the implications of these findings for policy and practice, and provides recommendations for addressing the identified stigma towards practitioners employed in BESD schoo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