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4篇
  免费   230篇
  国内免费   118篇
教育   1807篇
科学研究   1171篇
体育   362篇
综合类   238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0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96篇
  2019年   98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141篇
  2015年   126篇
  2014年   239篇
  2013年   249篇
  2012年   329篇
  2011年   358篇
  2010年   254篇
  2009年   181篇
  2008年   199篇
  2007年   213篇
  2006年   175篇
  2005年   152篇
  2004年   106篇
  2003年   100篇
  2002年   86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目的/意义】构建信息生态环境能力体系,剖析信息生态环境因子之间关系及其协调变化所引起的环境和社会效应,为后续的信息生态环境研究开发新的研究思路,提供环境质量与管理的新框架,从而推动信息生态环境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方法/过程】从系统论的角度,基于自然生态环境与信息生态环境之间的共性,明确信息生态环境在社会环境中的定位与特征,从能力与系统论的视角凝练出信息生态环境的能力体系,并分析彼此之间的关联互动。【结果/结论】信息生态环境能力体系由承载力与影响力构成,二者之间相互关联,承载力为基础,影响力为外在表现,而信息人对承载力与影响力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信息生态环境的质量标准与监管、动态演进视角的环境动态评价、优化路径以及相关实证研究是信息生态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02.
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在社会企业与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之间建立一种学术联系,基于社会企业的视角探寻我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能力建设的路径,为我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能力建设提供新视角。根据研究目的的需要,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及理论分析法。研究结论为:社会企业作为一种运用市场的理念和模式实现公益目标的创新型社会组织,能为我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能力建设提供启示。基于社会企业的视角,分别从内部治理能力、组织发展能力、外部拓展能力、公益开展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我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能力建设的路径。内部治理能力建设,就是要建立现代化的管理制度;组织发展能力建设,就是要实施市场营销策略和培育社会资本;外部拓展能力建设,就是要强化信用意识和承担社会责任;公益开展能力建设,就是要提高体育发展能力和健康促进能力。  相似文献   
103.
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和对以往经验的总结,论证了单列饱和车流的车头时距(饱和流率)随转弯半径变化而改变的规律,进而可以确定地段的通行能力.对于道路和交通设计工作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比较两种大强度间歇训练手段对优秀自行车运动员有氧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5名备战全国“十三运”的云南省自行车队男子运动员随机分为3组, S组训练方案采用SIT/耐力训练, H组训练方案采用HIIT/耐力训练, C组为对照组,进行传统耐力性训练;训练持续3周。训练前后进行递增负荷测试和有氧运动能力测试,测试指标包括最大摄氧量绝对值(VO2max)、最大摄氧量相对值(VO2max/kg)、每分通气量(VE)、最大心率(HRmax),并通过公式计算每搏输出量(SV),以及测试递增负荷后即刻血乳酸(BLA)、最大有氧功率(P)和40 km个人计时成绩进行了测试。结果:(1)3周训练后,S组运动员VE、HRmax、SV、VO2max、VO2max/kg、P和ITT40km均较训练前有显著性提高(P<0.05);H组运动员VE、VO2max/kg、ITT40km较训练前有显著性增加(P<0.05),BLA有显著性的下降(P<0.05)。(2)S组运动员ΔVE、ΔHRmax、ΔSV、ΔVO2max、ΔVO2max/kg、ΔBLA、ΔITT40km显著提升(P<0.05),且优于其余两组;H组仅ΔITT40km存在明显提升(P<0.05)。结论:间歇训练结合耐力训练对优秀公路自行车运动员的呼吸系统、有氧供能系统可产生积极的影响;而且,SIT结合耐力训练较HIIT结合耐力训练或传统耐力训练更能提高公路自行车运动员的有氧代谢能力和有氧运动能力,训练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05.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use of a single 3-min all-out maximal effort to estimate anaerobic capacity (AC) through the lactate and excess post-exercise oxygen consumption (EPOC) response methods (AC[La?]+EPOCfast) on a cycle ergometer. Eleven physically active men (age?=?28.1?±?4.0?yrs, height?=?175.1?±?4.2?cm, body mass?=?74.8?±?11.9?kg and ?O2max?=?40.7?±?7.3?mL?kg?1?min?1), participated in the study and performed: i) five submaximal efforts, ii) a supramaximal effort at 115% of intensity of ?O2max, and iii) a 3-min all-out maximal effort. Anaerobic capacity was estimated using the supramaximal effort through conventional maximal accumulated oxygen deficit (MAOD) and also through the sum of oxygen equivalents from the glycolytic (fast component of excess post-exercise oxygen consumption) and phosphagen pathways (blood lactate accumulation) (AC[La?]+EPOCfast), while during the 3-min all-out maximal effort the anaerobic capacity was estimated using the AC[La?]+EPOCfast procedure.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hree methods (p?>?0.05). Additionally, the anaerobic capacity estimated during the 3-min all-out effort wa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the MAOD (r?=?0.74; p?=?0.009) and AC[La?]+EPOCfast methods (r?=?0.65; p?=?0.029). Therefore, it is possible to conclude that the 3-min all-out effort is valid to estimate anaerobic capacity in physically active men during a single cycle ergometer effort.  相似文献   
106.
为在电动汽车推广初期提升其在物流配送领域的接受度,缓解途中驾驶人员的"里程焦虑",对电动汽车充电站的选址和定容进行合理规划。不仅考虑驾驶人员为给电动汽车充电而愿意偏离最短路径行驶的偏差路径,还考虑电动汽车进入充电站后的等待时间,提出一个双目标混合整数规划模型。以偏差路径中的车流量来模拟充电需求,以最大化满足路径中需求与最小化平均等待时间两个目标之间的相互平衡作为衡量选址和定容合理性的指标,从而得到充电站的合理规划。结果表明:单次充电行驶里程、偏差距离和服务速率对充电站的选址和定容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7.
我国创业活动数量和质量呈现区域差异的特征,塑造激发创业活动数量和质量协同增长的营商环境是缓解这种差异、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营商环境对创业活动数量和质量的影响机制有何不同,是否存在一种或几种营商环境组态能够同时产生高创业数量和高创业质量,这是目前学界尚未厘清的问题。基于组态视角,本文采用NCA和QCA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31个省份为研究案例,分别探究营商环境单个要素是否是产生高创业数量或创业质量的必要条件以及营商环境组态下产生高创业数量和创业质量的不同路径。结果发现:单个营商环境要素不构成高创业数量或高创业质量的必要条件,但提升人文环境对于高创业数量/高创业质量的产生发挥普适作用;产生高创业数量有1条驱动路径,即人文—市场驱动型;产生高创业质量有2条驱动路径,即人文—政务驱动型和人文—法律政策支持下市场驱动型;存在1种营商环境组态可以同时产生高创业数量和高创业质量,即高市场环境、高政务环境、高人文环境为核心条件,辅以非高法律政策环境为边缘条件。研究结果为揭示促使区域创业数量和质量协同发展、缩小区域间创业活动差异的营商环境组态实现路径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8.
基于闽南的样本数据,运用结构方程分析方法,创业者认知偏误对创业学习与绩效关系的调节效应得到检验。研究结论认为,创业者认知偏误的调节作用主要发生在信息加工、输出与反馈过程中。具体而言,创业加工与输出偏差一般会削弱开发学习与短期绩效之间的关系.从而使得创业者变得更加冒险。信息反馈偏误通过强化探索学习与短期绩效负相关关系,来影响创业决策。  相似文献   
109.
21世纪中国社区教育研究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社区教育研究与实践进入21世纪后,迎来了繁荣发展期,国家高度重视社区教育的建设,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推动其发展,学术界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通过系统地对近20年来我国社区教育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结果发现从2000年以后,我国的社区教育研究可以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2000—2007年)主要以社区教育的实验探索、国外的经验介绍为主要内容,并以大量的相似讨论主题为主要特点;第二阶段(2008—2018年)主要以全国开展的社区教育试点及思路的反思为主要内容,并以谋求社区教育的内涵式发展为主要特点。虽然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社区教育的发展,但是从当前对社区教育的研究中可以发现,我国的社区教育仍然存在内涵界定不清晰、缺乏宏观的空间规划、教师队伍建设能力不足、管理及保障体制机制等内涵能力建设研究不充分等问题,未来可以加强对社区教育的宏观空间格局演进及规划、微观的社区教育资源配置以及数字时代的内涵能力建设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0.
高校创业教育影响大学生的创业意向和创业自我效能,但已有研究将创业教育视为一个整体掩盖了三者之间的关系机理。基于理论性和实践性创业教育的分类框架,分析了讲座报告、创业课程、创业竞赛、创业培训和创业实训与大学生创业意向和创业自我效能之间的作用关系。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表明:理论性创业教育不仅直接影响大学生创业意向,还通过创业自我效能间接影响创业意向;实践性创业教育仅通过创业自我效能间接影响大学生创业意向。理论性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效应大于实践性创业教育,且创业课程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效应最大。更重要的是,相较于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直接效应,通过创业自我效能对创业意向产生的间接效应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