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75篇
  免费   132篇
  国内免费   138篇
教育   2460篇
科学研究   897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43篇
综合类   163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7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99篇
  2020年   108篇
  2019年   122篇
  2018年   109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129篇
  2015年   151篇
  2014年   240篇
  2013年   349篇
  2012年   279篇
  2011年   272篇
  2010年   208篇
  2009年   146篇
  2008年   189篇
  2007年   195篇
  2006年   202篇
  2005年   169篇
  2004年   138篇
  2003年   109篇
  2002年   89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41.
21世纪人类任重道远,教育作为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关系的实践活动,应该在环境教育,和平共处、共同发展、新道德建构和实施、人精神等方面承担起不可推卸的责任。  相似文献   
42.
目前,我国环境信息公开制度还相当落后,实践中的环境信息公开基本上是以政府为义务主体的主动公开(政府环境信息主动公开制度),以政府为义务主体的依申请公开制度(政府环境信息依申请公开制度)和以企业为义务主体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基本处于空白状态。随着环境问题的日趋严重,现有的政府环境信息主动公开制度暴露出越来越多的缺陷与不足,需要完善。本文指出了我国政府环境主动信息公开制度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43.
本从会计职业,会计教育,环境教育三个方面分析了在高等院校会计学专业开展环境教育的必要性,探讨了高等院校会计学科环境教育的内容和相应的课程体系,并就目前存在的师资,教材,教育方式等问题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44.
国外环境规划公众参与中GIS的应用模式主要有技术支持模式和社区融合模式。技术支持模式是当今较为流行的模式,在这种模式里,第三方(大学或私人公司)提供给社区数据、软件和分析,社区自由提出问题和想法,第三方的角色在于提供研究和分析。社区融合模式是指社区通过第三方(大学或企业实体)获取硬件、软件和数据,专家在社区建构GIS的发展能力,第三方的角色是建立基础设施,社区帮助第三方确认并收集他们所需的数据。针对我国环境规划公众参与不足的现状,提出借鉴国外经验将GIS技术逐步应用于我国环境规划公众参与中的设想。  相似文献   
45.
通过对化学实验教学中环境教育现状的分析.构建了化学实验教学中环境教育的目标——认知、讨程与方法和情感.最后,结合实际提出了实施这些目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6.
环境工程实验教学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北京工业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科发展规划和人才培养定位,介绍了环境工程实验教学基地、水污染控制工程教学实验室、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学实验室和固体废弃物教学实验室的主要建设内容、建设的过程管理以及特色和创新。  相似文献   
47.
20世纪后期,野生动物和人类的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神经系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奇异现象,重要的原因是环境激素污染.阐述了环境激素的概念、来源、种类、危害及自我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48.
老子、庄子的“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中占主导地位的思想之一。其中所蕴涵的科学的人文修养及和谐统一的价值观,有利于解决当今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49.
本文对义乌城区主要环境因子,整体生态环境质量作了定性、定量分析,表明目前城区总件生态环境仍在不断退化。  相似文献   
50.
This paper explores experiences that remained salient in the memories of former participants in three nature-based programs in Colorado, five to forty years after childhood involvement. Interviews with program founders and staff, archival research, and observations of current activities provided an understanding of each program’s history, mission and educational approach. In this context, 18 former participants were interviewed about program experiences that they remembered and program impacts on their environmental identities and academic or career choices. Results were analyzed through the lens of social practice theory, which has significant implications for the design and evaluation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programs. Results showed that social practice theory is a useful framework for interpreting the development of a social environmental identity, but an ecological identity that forms through direct contact with the natural world is an important complementary concep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