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8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642篇
教育   1621篇
科学研究   876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30篇
综合类   175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106篇
  2014年   212篇
  2013年   143篇
  2012年   189篇
  2011年   203篇
  2010年   201篇
  2009年   139篇
  2008年   156篇
  2007年   215篇
  2006年   173篇
  2005年   169篇
  2004年   136篇
  2003年   116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孔亚亚 《成才之路》2020,(7):122-123
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融入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作为地理教学的重要目标。教师要围绕地理核心素养培养,从人地协调观、地图解读能力、空间思维能力、地理实践能力、多媒体教学、地理问题生活化等方面促进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2.
“土地整理与复垦”课程建设与实践教学设置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土地整理与复垦”课程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方案在教学内容、实践教学以及考试内容与考试方式等方面对“土地整理与复垦”课程建设进行了构建。教学内容设置包括基础知识、支撑理论与技术、核心理论与技术以及实践应用四部分;实践教学内容设置三个环节,包括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报告编制与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考试内容以考核学生的理解与应用能力为主,避免死记硬背。  相似文献   
113.
曹瑞芬  张安录 《资源科学》2019,41(9):1714-1723
跨区域财政转移制度是解决耕地保护区域非均衡的重要工具,其通过管制弱化区域和管制强化区域之间的横向财政转移,使得不同区域均能享受到国土空间优化带来的福利提升,有助于耕地保护的实施。本文初步尝试将新增费缴纳、新增费分配过程有机结合,视为横向跨区域财政转移支付,即新增费由建设用地指标多的非农发展区流向耕地保护任务重的农地保护区,并考察这种以新增费为载体的跨区域财政转移制度的耕地保护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本文采用中国2005—2015年间省级面板数据,通过建立动态面板计量模型和引入系统GMM估计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以新增费为载体的省际横向跨区域财政转移制度有助于调动地方政府保护耕地的积极性,达到耕地保护的目的,但是其发挥的作用非常有限。进一步探讨新增费的两个主要组成部分——新增费缴纳和新增费分配的耕地保护效应大小可知,相比于新增费分配,新增费缴纳的耕地保护效果更好。本文研究结果有助于完善以新增费为载体的省际横向跨区域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促进耕地资源保护。  相似文献   
114.
杨清可  段学军  王磊  王珅  范业婷  朱高立 《资源科学》2021,43(10):2093-2104
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影响区域一体化中的要素流动方向和产业发展态势,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是驱动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有效协调长三角一体化和土地利用的良性关系,成为学界的研究热点.因此,本文基于区域一体化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协同机理分析,构建区域一体化与土地利用效率效率评价体系,解析其时空演变特征;通过灰色关联分析验证了两者...  相似文献   
115.
近几年来,随着人们财富的增加,社会财富为保值增值,到处寻求投资渠道,而土地限期使用制度则严重限制了投资领域,并促进工商实业投资行为短期化,从而导致经济社会发展躁动不安,社会资源难以沉淀为永久性社会财富。因此,必须改革和调整土地生产关系,逐步征收集体土地,全面推行土地国有,推行土地永久使用制度,从而调节社会资金流向,平抑社会投机,给社会实业提供一个长期稳定的持续发展平台,以实现经济社会的稳定、健康、持续、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6.
基于脱钩指数的2020 年江苏省耕地保有量目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丽群  吴群 《资源科学》2012,34(3):442-448
脱钩理论是近年来国际上在测度经济增长与物质消耗之间关系过程中提出的一种理论方法。本研究引入脱钩理论中的脱钩指数及其评价标准,采用历史分析与未来预测相结合的方法,估算了2020年江苏省耕地保有量目标实现的难易程度及其耕地保有量缺口。并且利用试算内插法,测算出了实现耕地保有量目标时的脱钩指数值。研究结果表明:①近30年来,江苏省经济增长与耕地消耗的脱钩指数一直呈现波动下降的趋势,主要是结构效应和政策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②实现2020年耕地保有量目标压力巨大,脱钩指数只有维持在不大于0.0012的水平,才有可能实现耕地保有量目标。因此,在保证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耕地保有量规划目标,则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采取更多积极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7.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和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下,科学合理地划定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城市开发边界和生态保护红线(“三线”)对统筹协调“生产-生活-生态”空间、高效配置土地资源、优化城市景观格局等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在对“三线”内涵解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三线”协同划定的分析框架和协调策略,选取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为案例区,通过构建“生态-耕作-建设”三种利益导向的土地适宜性评价体系,分析了不同目标导向下各类土地利用适宜性程度,综合各适宜性评价结果识别土地利用冲突区,基于生态优先、集中紧凑、邻域和谐和空间识别的原则,对各类冲突区进行耦合协调,以期为“三线”划定提供新思路。研究结果表明:金坛区的生态保护红线范围主要包括西部的茅山片区、北部的天荒湖湿地以及钱资湖、长荡湖等区域,总面积260.63km2;基本农田主要分布在茅山片区及低山丘陵的东侧,中部冲积湖积圩田平原和东部的高亢平原,总面积303.57km2;城市开发边界圈定了中心城区可扩张的最大范围,总面积69.43km2。  相似文献   
118.
城市土地利用绩效评价及障碍因子诊断是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基础。论文从土地投入水平、土地利用程度、土地利用效益、土地利用可持续性四个方面构建了城市土地利用绩效评价指标,采用改进TOPSIS法和障碍度模型,根据重庆市1997年-2007年的城市土地利用数据和社会经济统计资料,评价其土地利用绩效水平及障碍因子。结果显示:①重庆市城市土地利用绩效逐渐提升,1997年-2007年绩效指数从0.1866增加到0.7707,土地绩效程度经历了低级绩效—中级绩效—良好绩效的演变历程;②2005年以前,土地利用生态可持续性是影响城市土地利用绩效的最大障碍因子,其中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的影响最大;2005年后,土地投入水平是最大障碍因子,地均从业人数的影响最大;③长远来看,土地利用程度是影响城市土地利用绩效的首要因素。土地利用程度和土地投入水平障碍度以年均9.66%、1.47%的速度增加,而土地利用效益和土地利用生态可持续性障碍度以年均3.00%和1.44%的速度下降。最后,根据重庆市城市土地利用绩效现状提出提升土地利用绩效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119.
郑重  张凤荣 《资源科学》2009,31(10):1800-1804
保护耕地资源生态多样性与提高耕地集约利用效益,对集约化农区耕地资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应用生态足迹方法,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45团灌区为例,对集约化条件下耕地资源生态多样性及其利用模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95年~2005年灌区耕地人均生态足迹呈逐年增加趋势,且与生态承载力基本协调;灌区耕地生态足迹的多样性指数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发展能力有待提高;耕地资源发展能力与多样性指数、GDP足迹三者之间关系达到极显著或显著水平.因此,积极稳妥的搞好集约化农区农业结构调整,走农林牧复合型农业发展模式,是促进耕地资源生态多样性、提高耕地资源集约利用效益的有效手段,最终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耕地利用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20.
试论耕地保护的非对称利益冲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吴泽斌  刘卫东 《资源科学》2010,32(7):1400-1406
人们在权衡耕地保护利益冲突时往往采取了区别对待的非对称处置方式,使得耕地保护收益被严重低估和耕地资源利用未发挥到最高最佳。耕地资源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非对称冲突主要包括:耕地保护成本收益的非对称核算;耕地占补平衡与统筹区域土地利用的非对称冲突;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与土地资源收益的非对称冲突;耕地资源保护与耕地资产经营的非对称冲突。基于耕地保护非对称利益冲突的政策启示是:要提高人们耕地保护的供给意愿,应该依靠“两大支柱”,一是提高收益,把耕地作为一种资产来经营,作为一种价值工程来开发,充满无限商机。实施耕地保护的区域经济补偿,以矫正耕地保护的外部经济性,让耕地保护者真正有利可图;二是协调发展,遵循耕地保护机会成本和耕地资源禀赋的区域差异,统筹区域土地利用,使耕地保护成为实现农业区域专门化,取得规模经济效益和集聚效益的手段,以耕地保护为契机,建立区域协作与联动机制,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