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664篇
科学研究   84篇
体育   79篇
综合类   70篇
信息传播   1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61.
采用文献资料法,在综合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对小原国芳体育教育思想进行了提炼:健康身体是实现"全人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体育的目的在于身心和谐;体操与游戏是体育之基础;高标准的教师观。同时,提出了小原国芳教育理论对中国学校体育的启示:"全人教育"与教育的"全面发展"是一致的;"体育"是"心育"的手段;体育教育应摆脱竞技运动的锦标主义模式;提高体育教师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162.
面对学生缺乏英语学习环境问题,提出构建以PRETCO与专业课相结合的高职英语课堂:以专业课语言情景为具体语言环境,采用显性教学课堂模式,为学生学习英语知识找到突破口,从而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63.
主要阐述了高职院校的应用写作课教学,普遍存在学生学习基础薄弱、兴趣不浓、教师专业知识面窄、教学方法单调等问题。与此同时,提出提高教学效果必须进行应用写作课教学改革,采用例文教学法、示范与仿写、扩展专业阅读等有效措施,这对于提高应用写作课程的教学效果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4.
数学分析习题课教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普通高等院校数学教育专业的学生为平台,结合其数学基础相对薄弱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实践,《数学分析》习题课教学应遵循的4条教学原则:其一,充分备课、严格选题、作业中的典型错误及时剖析纠正、不单纯讲评作业充分发挥习题课优势;其二,在进行《数学分析》课程教学和习题教学时,应“计算能力”和“分析能力”并重;其三,师生互换角色的动态教学方案;最后,习题课采取分层施教、小班施教的优势和原则.  相似文献   
165.
在日本的课堂中,学生受到两种不同力量的影响,一种为竞争,即学生都迫切希望成绩更优异;另一种为基于集体的共识,即同样这些学生必须相互合作以应对日常生活。这两种相互矛盾的力量对学生的行为和讨论产生了影响。通过开展一项名为"通过合作学习"的教育干预研究,对干预的效果采用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用智力测验测量了学生集体完成非言语推理任务的能力,对干预的前-后测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干预是有效的。我们发现,小组讨论质量和个体推理能力有所提高,一些在小组活动和小组讨论中有困难(孤僻、不参与活动或被忽视)的学生有了进步,教师对小组讨论的看法以及管理小组讨论的技能也发生了改变。同时,我们也发现了某些障碍使得小组活动无法很好地进入课堂。可能需要提供进一步的干预才能实现"班级"的合作功能。  相似文献   
166.
模拟听证会是真实听证会的预演或再现,是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从而模拟政策制定过程的新模式,也是公共政策课程实践教学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笔者的教学实践经验,结合多次使用的模拟听证会案例,分析了模拟听证会的主要模式和活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完善模拟听证会实践教学活动的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7.
关于"以史为鉴"的对话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史为鉴",中国传统对此深信不疑。可是,它的存在与价值一方面面临西方理性主义思想传统的有力挑战;另一方面作为一种"隐喻",也非全无问题,有必要加以逻辑与事实的论证。关于第一方面。黑格尔在其《历史哲学》中对历史经验的存在和价值表达了明确的否定态度,从他的话里可以揭示出三个问题:其一,历史经验给了我们的教训是,从来没有人从中得到任何教训;其二,即使有历史经验教训,人们也有拒绝的自由;其三,在古今变易中究竟有无相同或相通的经验教训。关于问题一的回答是:黑氏所说乃是悖论(paradox)。关于问题二的回答是:诚如黑格尔所言,对于历史教训之取舍,人们有自己的选择自由,可是对这一自由的选择结果,就不再有选择的自由了。而且,选择的历史前提条件也是不可以自由选择的。从拒绝接受历史教训而失败的例证,人们可以证明历史教训是存在而且起作用的。选择自由只不过是不自由中的自由而已。关于问题三的回答是:没有。为什么?因为历史的经验教训既然是在历史中产生的,那么它就必然离不开它所由以产生的历史条件,也就必然具有历史性。人类既然生存于历史长河中,那就只能满足于具有历史性的历史经验教训。不过,历史的"变"之中也有其"常",历史流程中的相对稳定性或"常"在不同层次上并不相同,总之,只要在某个层次上有关的历史条件仍然存在,相应的经验教训就是有效的。关于第二方面。可以提出两个问题。其一,以镜为鉴(就是镜),看到的是自己,而以史为鉴(镜),看到的却是它者,历史如何能够为镜?其二,"鉴"字源于"监"字,监的本义是人从器皿的静水中照见自己,而历史则是长江大河,江河流水如何可以为镜?关于问题一的回答是:我们通过作为中介的镜子里所见到的自己只是自己的影象,它并非真实的自己,而是自己的它者、反映了自己相貌本质的它者。自我的认识实际上是必须经过作为它者的中介的反映(reflexion)才能实现的。关于问题二的回答是:人们认识自己的需要是多方面的,不同的需要或意向决定不同中介的选择,例如,欲知自己的形象可选用镜子,如须知道肺部健康情况可选用X射线照相,欲知自己的历史处境与前程则须选用历史书等。因此,对于"以史为鉴"这种隐喻的意义的深入理解,实际上也是需要逻辑分析的。  相似文献   
168.
Introduction: Many studies in physical education (PE) have sought to identify and categorize the modes of student interaction in order to gain greater insight into the nature of cooperative activity. More others recent studies have examined how modes of interaction evolve on the basis of the modes of collective activity that they generate. These studies have shown to describe and explain the interactions among individuals and the processes they generate, which then lead to the construction, deconstruction or reconstruction of different interaction modes. Although some studies have sought to describe the dynamics of student interactions, very few have quantified these dynamics. By doing so, however, researchers might gain a new perspective on student interaction modes that inspires new designs for teaching in PE, thereby having professional impact. The present study extends this research by investigating the dynamics of student interaction, with a focus on the emergence of interaction modes during orienteering lessons. For this purpose, the study was conducted within the methodological framework of course of action theory, which is an effective approach for examining activity in natural situations to provide insight into the experience of activity from the actors perspective.

Method: The study was conducted in two classes of seventh-grade students (about 12 years old) in which 16 students volunteered and were available for post-action interviews immediately after the lessons under study. These volunteers were placed in eight affinity-based dyads. The teachers planned orienteering lessons at similar levels of difficulty and duration but modified the lessons across a range of contextual features. Two categories of data were collected: (1) data from audiovisual recordings as the students searched for the checkpoints and (2) verbalization data during the post-action interviews with the students. The data were processed in two steps: one qualitative, the other quantitative. The qualitative step consisted of processing the data of the student experiences to characterize their interactions in the three different contexts. In the quantitative step, the data from the first step were graphically represented to depict the interaction dynamics within the student dyads.

Results and discussion: The qualitative analysis showed the emergence of three modes of student interaction shared across each learning context: co-construction, confrontation and delegation.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revealed the percentages of the different modes of interaction and therefore characterized the interaction dynamics. Our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interaction dynamics within the dyads were both unique and similar in the task contexts in terms of both ratios of change and distribution. Results are discussed across two major points of interest: (1) the observation of the same interaction modes whatever the context yet with quite different dynamics and (2) proposals for PE teacher interventions.  相似文献   

169.
通过实验法、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研究了发展性教育评价对健美选项课学生锻炼的影响。通过与传统评价方式对比,结果表明,有更多的学生从主观上能够接受发展性教育评价方式,该评价方式能够促进学生更加积极的参与健美锻炼,学生的考评成绩相对比较合理,对学生长期的体育锻炼有直接的影响,值得在健美课上推广。  相似文献   
170.
论说课     
说课是对教师业务水平测试的一种简易而重要的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快速了解教师对课程的把握、对教育对象的了解、教学思想的表达及其语言和教态等特点;教师只有明确说课的指导思想,了解说课的类型和内容,掌握说课的方法技巧,才能说好课,达到说课的目标考核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